龙泉街道自去年以来在稳就业、保就业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包括聚焦产业引领、注重素质提升、强化服务保障等方面,还提及了未来的工作规划。
就业,作为最基本的民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去年以来,龙泉街道始终秉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这一重要理念,将稳就业、保就业视为一项既打基础又利长远的民生民心工程。在财政预算安排上,优先保障就业相关资金;在资金使用方面,重点支持就业项目。同时,不断完善就业资金管理体系,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稳岗就业“组合拳”,有力推动了各项就业创业保障政策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其一,聚焦产业引领,着力“扩容量”。产业是就业的根本支撑。龙泉街道清晰认识到这一点,将项目和企业作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和主渠道。去年,街道共实施省市县重点项目18个,街道投资500万元的项目达58个,其中建成投产项目23个。像沃达液压冲床、凯瑞墨凡低空经济、鑫宏天自控设备等一批大项目,累计吸纳了建筑施工、工厂车间、商务楼宇等多个行业的就业人员2000余人,还间接带动了餐饮、物流等配套行业的一批人员实现就业。此外,街道严格落实行政审批便利化措施,积极靠上做好代理记账等服务,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3800余户,市场主体总数达到3.8万余户,占全市总数的六分之一;新增“四上”企业35家,总数达到236家。市场主体和规上企业的增量和总量均位居枣庄市第一,预计拉动新增创业就业人员1.5万人。
其二,注重素质提升,努力“优质量”。劳动力的素质能力是就业的核心竞争力。龙泉街道依托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积极推动校企共建和订单培养模式。通过这种方式,累计为飞华美妆、美吉贸易等楼宇新业态新模式企业培养输送了50余名专业人才。同时,街道探索打造了“万家灯火·青年夜校”培训品牌,精心设置了彩绘、美妆、书法、摄影等6大系列40余种课程,让2000余名青年从中受益,提升了他们的就业技能。此外,街道还联合万宝童车企业举办了全市缝纫工定向培训班,举办巾帼技能培训6场,培育打造了万宝童车“枣花香”家门口就业品牌,帮助230余名妇女走进车间实现再就业。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方面,推荐1家军创企业参加淮海经济区退役军人创业训练营,安排2名工作人员参加军创企业联络员培训班。还有5家企业完成了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备案,超额完成了500名高级技工新增任务。
其三,强化服务保障,全力“聚力量”。连续三年,龙泉街道在万达广场举办“春风行动暨榴枣归乡”现场招聘会,平均每年参与企业数量达320余家,提供岗位约4000个。依托全省首批“青春社区 伙伴计划”示范项目试点社区——荆泉北路社区,成立了龙泉籍高校毕业生服务站,通过商会搭建供需平台,累计向辖区用人单位输送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140余人。在公益性岗位方面,扎实推进扩容提质工作,目前已有65人到岗到位。深入推进“社区微业”三年行动,高标准建成龙泉苑社区邻里服务中心和爱心食堂7处、养老机构3个,支持引导仲家汇商贸、百信洗化等连锁企业增加网点布局,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20余人。同时,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全年累计解决劳动仲裁53件,各类案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5%以上,街道也因此荣获枣庄市“金牌调解组织”荣誉称号。
展望未来,龙泉街道将持续优化“泉心泉意”的营商和服务环境,进一步强化项目引建、企业培育、城市建管和民生改善等工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充分夯实市场主体承载就业创业的支撑作用,带动和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让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本文详细介绍了龙泉街道在就业工作上的积极举措和显著成效,通过聚焦产业引领、素质提升和服务保障等多方面,有效扩大了就业容量、提升了就业质量。未来,街道还将持续优化环境、加大投入,推动就业工作迈向新高度,让群众享受更多就业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