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自然处副处长张子龙率队深入鄂尔多斯市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违法违规点位“回头看”工作,介绍了“回头看”的重点问题,强调了保护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及整改要求,还提及东胜区生态环境分局下一步的监管计划。
为了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监管力度,巩固前期针对违法违规问题所取得的整改成果,在3月31日这一天,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自然处副处长张子龙亲自带领团队,深入到鄂尔多斯市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违法违规点位的“回头看”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东胜区生态环境分局局长程杰全程陪同参与了此次行动。
此次“回头看”工作有着明确的重点方向。主要聚焦于历年来中央和自治区督察反馈的问题点位,“绿盾”行动中发现的违法违规建设问题,以及黄河流域疑似开垦等突出问题。在行动过程中,督导组一行依次前往了小三楼、泊江海子镇沿路社等重点区域。他们通过实地查看现场的实际情况、认真听取相关汇报、仔细查阅相关资料等多种方式,全面且详细地了解了这些问题以及整改后的现状。其中包括生态修复所取得的成效、设施拆除后的后续情况、日常监管机制的运行状况等内容。
张子龙在行动过程中着重强调,自然保护区是生态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保护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各责任单位必须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切实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针对此次“回头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各责任单位要建立详细的问题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以及整改期限。确保所有问题都能够得到彻底整改,坚决杜绝虚假整改、敷衍整改、表面整改等不良情况的发生。与此同时,各责任单位还要举一反三,进一步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管的力度,逐步形成一套长效的监管机制。以此防止已经整改的问题出现反弹回潮的现象,严厉打击各类新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全力维护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稳定。
展望下一步工作,东胜区生态环境分局表示将持续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日常监管工作。他们计划通过多部门联合执法的方式,整合各方资源,形成监管合力。同时,引入智能化监管手段,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优势,提升监管的效能。通过这些举措,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本文围绕鄂尔多斯市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点位“回头看”工作展开,介绍了行动背景、重点、强调了保护意义与整改要求,还提及后续监管计划,体现了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监管和保护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