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中国民航局向广东和安徽的两家公司颁发全国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介绍了获证公司,阐述了该证的意义以及对低空经济和航空文旅发展的推动作用,消费者可在相关运营点体验服务。
在3月29日,记者从中国民航局得到确切消息,就在3月28日这一天,中国民航局做出了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举动——同时向广东和安徽的两家公司颁发了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值得一提的是,这可是全国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它宛如一把钥匙,正式开启了中国低空经济“载人时代”的序章。
那么,此次幸运获得这一珍贵合格证的是哪两家公司呢?它们分别是亿航智能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广东亿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以及该公司在合肥的合资运营公司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
可能有人会好奇,这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其实,它就像是一张“安全通行证”,用于确认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是否符合安全运行标准和运营要求。一旦主体企业持有了运营合格证,就相当于拿到了在特定领域开展商业活动的“入场券”,可以在获得批准的区域内进行商业运营,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付费载人运营服务,从而开展一系列与低空经济相关的消费场景。
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的颁发,可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证书发放,它将像催化剂一样,进一步推动低空经济和航空文旅的蓬勃发展。这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好消息。以后,消费者就可以在广州和合肥的相关运营点购票,尽情体验低空游览、城市观光等丰富多彩的商业载人服务,仿佛开启了一场全新的空中之旅。
本文介绍了3月28日中国民航局颁发全国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这一重要事件,明确了获证的两家公司,解释了运营合格证的作用,强调了其对低空经济和航空文旅发展的推动意义以及为消费者带来的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