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港股火热:国际资金下注中国经济,政策铺就上市“跑道”

本文聚焦港股市场,介绍了近期宁德时代获批境外发行上市备案引发港股IPO关注,阐述国际长钱积极布局港股,包括境外长线资本入场认购、中东等地区资金加大投入等情况,同时说明政策利好为企业赴港上市创造条件,以及A+H股持续扩容的现象和原因。

近日,动力电池领域的龙头企业宁德时代正式获批境外发行上市备案。此次IPO极有可能成为港股近年来规模最大的项目之一,这一消息让港股IPO再度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自年初以来,已有10余家企业在港股进行IPO,中国企业在海外融资规模达到13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3倍,而香港是其中最主要的融资市场。这充分表明国际投资者用实际的资金投入,表达了对中国经济的高度信任。

今年以来,香港资本市场展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港股涨幅在全球名列前茅。仅前2个月,就有41家内地企业递交上市申请,同比增长超过2倍。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香港组执行负责人陈永仁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过去境外一些长期资金较少参与IPO,但如今境外长线资本已相当活跃地入场参与港股IPO认购。”在2024年下半年以来的几宗大型IPO中,多个项目都引入了长线投资者作为基石投资者。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有两个关键特征显示国际长钱正在回流。”其一,新股上市后的表现十分强劲,市场对新股的接受度显著提高。以蜜雪冰城为例,其IPO冻结资金创下了历史纪录。其二,实现了大规模的再融资。比亚迪港股再融资闪电配售56亿美元,这不仅是香港历史上第二大增发项目,也是过去10年全球汽车行业规模最大的股权再融资项目。

中东投资者在香港市场的投入增长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像阿布扎比投资局(ADIA)等中东主权基金,对港股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ADIA参与了2024年9月份美的集团在香港的上市发行,并且作为基石投资者认购股份,这充分显示出中东资金对中国龙头企业的浓厚兴趣。

除了直接投资股票和进行并购之外,中东资金还通过借道基金产品来加大对港股的配置。2024年10月份,沙特推出了首批跟踪港股的ETF基金,这也是中东地区规模最大的ETF。该ETF通过投资香港上市的指数基金,间接持有美团、安踏等港股龙头企业。东南亚地区的资金主要通过主权基金和家族办公室等渠道配置港股。欧洲和其他地区的主权基金同样对港股保持着高度关注,挪威主权财富基金等全球资本巨擘频繁出现在招股书中。

高盛、汇丰等机构指出,国际长线资金对中国资产信心的修复是港股复苏的核心驱动力,而且这一趋势有着坚实的基本面支撑。在2024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香港重新跻身三甲之列。

中央政府一直大力支持香港长期保持独特地位和优势,致力于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一系列政策红利的释放形成了叠加效应,为企业赴港上市铺就了良好的道路。

今年1月份,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亚洲金融论坛上明确表示,将继续全力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此前,国家外汇管理局优化了对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的资金管理,简化了境外上市外汇登记手续。

去年4月份,中国证监会发布了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明确提出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同年11月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香港举行的第三届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表示,将保持境外融资渠道畅通,进一步提升境外上市备案效率,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以便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目前,多项互联互通优化措施正在积极推进,包括在沪深港通中引入大宗交易,将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纳入沪深港通,以及将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这些举措将为国际长钱的资产配置提供更多的机遇和选择。

港交所实施了“专精特新”企业的上市规则,允许未盈利企业以研发投入和技术优势进行估值,这一举措吸引了众多硬科技企业递交上市申请。去年10月份,香港证监会与香港联交所宣布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中信建投证券策略资深分析师何盛介绍,港交所实施“绿色通道”政策,将A+H股上市的H股占比要求从15%降至10%,同时推出快速审批通道。

一系列政策有利于香港发挥支持中国企业融资的国际平台作用。香港证监会主席黄天佑表示,香港发挥差异化优势,与内地市场形成互补,能够让海内外投资者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

1993年,青岛啤酒在港发行H股,开启了内地企业在港上市的序幕。香港作为中西资本融汇之地,“背靠内地、面向全球”,为中国企业进行全球资源配置提供了重要的驱动力。此轮赴港上市热潮的背后,是中国新经济力量与全球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

2024年9月份以来,全市场共完成4单从A股到H股的发行。陈永仁认为,多重原因推动了A+H股的持续扩容。一方面是国际化战略推进的需求。有些公司业务国际化占比较高,为了拓展品牌效应,通过港股上市加速全球化布局;有些公司虽然国际化业务占比不高,但选择先建立资本化平台,享受外汇、人才激励方面的红利,再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例如,安井食品、东鹏饮料等,目前国际化业务占比很低,在H股公告里提及发行H股旨在加快实施国际化战略。另一方面,港股融资优势显著。港股市场提供了IPO、配售、供股等多元化的融资工具,其再融资审批流程高效快捷,能够帮助急需资金支持扩张的企业实现快速募资。

当下,不少国际资金的配置呈现出“哑铃策略”:一端是以AI、半导体为代表的科技成长股,另一端是高股息防御性资产。陈永仁表示:“资本的选择从来都是对未来的投票。”DeepSeek等带来的外资对中国科技的重估,提振了全球对中国经济发展潜力的信心。

在数字资产交易中心建设与离岸人民币中心建设的蓝图下,从接受国债作为衍生品抵押品,到亚洲首批个股杠杆及反向产品上市,港股市场的创新动能正在持续释放。

本文介绍了港股市场的良好发展态势。国际长钱积极布局,中东等地区资金纷纷加大对港股的投入,显示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同时,一系列政策利好为企业赴港上市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A+H股的持续扩容。港股市场在国际资金和政策的双重推动下,有望进一步发挥其国际金融平台的作用,促进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港股火热:国际资金下注中国经济,政策铺就上市“跑道”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