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北京时间4月4日凌晨U17亚洲杯小组赛A组首轮比赛,详细介绍了2008年龄段中国U17队以1比2不敌东道主沙特U17队这一赛事结果,深入分析了比赛过程、失利原因,并对U17国足后续赛程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探讨。
在北京时间4月4日凌晨,于沙特塔伊夫进行的U17亚洲杯小组赛A组首轮比赛中,2008年龄段的中国U17队与东道主沙特U17队展开了一场激烈对决。最终,中国U17队以1比2的比分不敌沙特U17队。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中国国字号3支男足代表队已经遭遇了对沙特同级别球队的三连败,这样的战绩无疑给中国足球蒙上了一层阴影。
客观来讲,U17国足队在这场比赛中既没有遭受所谓的“盘外招”暗算,也没有遇到裁判的争议判罚。他们首战告负的主要原因就是实力上存在差距。同组的乌兹别克斯坦队以4比1的大比分大胜泰国队,这使得U17国足在下一轮比赛中不得不死拼乌兹别克斯坦队。因为一旦再次失利,他们很可能提前无缘今年的U17世界杯。
比赛来到下半时补时的最后1分钟,前锋魏祥鑫成为了U17国足的亮点。作为全队唯一一名能够在中超联赛打上比赛的球员,他凭借出色的个人能力为球队追回了一球。然而,可惜的是,这粒进球来得太晚,U17国足最终还是以1比2的比分不敌沙特队,在本届U17亚洲杯决赛阶段赛事中遭遇了“开门黑”。
从比赛结果来看,这场比分差距并不大的失利似乎有些可惜。但如果深入分析比赛过程,就会发现U17国足实际上是一场完败。亚足联官方信息显示,中国队除了控球率略高于对手外,在射门数量、有威胁进攻、角球等关键数据方面均明显落后于对手。两队的射门比为25比7,射正门框范围次数之比为10比2,沙特队优势十分明显。换句话说,如果不是中国队运气较好,并且防线球员多次做出极限救险,那么中国队的失球数将远远不止两个。这种双方实力的对比,与中沙两支成年国家队在18强赛的较量情形大体相近。
比赛进行到第11分钟时,出现了一个意外情况。U17国足门将伊合散在解围过程中不慎滑倒,导致主队球员马塔里捡漏破空门。不过,比这次意外更让人惊讶的是,U17国足在本场比赛中整体阵型松散,冲吊打法的失误率居高不下。一次次的失误和缺乏变化的技战术安排,让作为球队进攻核心的艾比布拉在边路近乎“隐身”。当他回到更擅长的10号位,并渐渐找回球感的时候,却又被替换下场。这样简单粗犷的打法,让人很难将现在这支U17国足与去年秋天那支在预选赛期间传控精细、打法强势的球队联系到一起。以至于赛后有球迷不禁发问:“这半年来,这支国少队到底练了些什么?”
虽然这场“开门黑”着实令人沮丧,但U17国足的队员们在本场比赛中并非一无是处。门将伊合散除了那次导致丢球的失误外,在比赛的大部分时间里发挥正常,并且多次破坏了对方有威胁的射门。锋线箭头魏祥鑫作为全队唯一能够在中超打上比赛的球员,在比赛中始终不放弃努力,球队也正是凭借他在补时阶段的努力扳回了一球。在小组赛竞争中,每一粒进球都可能成为左右球队出线命运的重要筹码。
首轮比赛的战果意味着中国U17队必须在次轮全力战胜乌兹别克斯坦队,否则就有可能提前无缘跻身U17世界杯。从近年来乌兹别克斯坦足球的飞速进步以及其国字号球队在亚洲足坛各条战线上取得的斐然战绩来看,中国队接下来将面对比揭幕战更为艰苦的考验。而且两轮小组赛仅相隔不到3天,U17国足已经没有退路可言。球队主帅上村健一必须及时修正首战在技战术安排方面的失误,并尽快调整好球员的心态。
本文围绕U17国足在U17亚洲杯小组赛首战不敌沙特队这一事件展开,分析了失利原因主要是实力不济、打法失误等。同时也肯定了队员们的部分表现,如门将伊合散和前锋魏祥鑫。后续U17国足需面对乌兹别克斯坦队的严峻挑战,主帅要及时调整战术和球员心态,争取出线机会。本文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