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援疆医疗专家联合英吉沙当地医生团队,成功完成英吉沙县首例3D打印技术辅助下的严重外翻膝关节置换手术。介绍了患者情况、手术过程、术后效果,还阐述了此次手术的意义以及近年来济宁援疆指挥部在医疗援疆方面的工作成果。
近日,在英吉沙县人民医院骨外科,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手术成功完成。济宁援疆医疗专家与当地医生团队紧密协作,顺利开展了英吉沙县首例3D打印技术辅助下的严重外翻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患者恢复效果十分显著,这一成功标志着鲁疆医疗对口支援工作在高难度骨科数字化诊疗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新步伐。
此次接受手术的患者,深受严重双侧外翻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折磨长达20余年。在漫长的岁月里,长期的病痛让患者逐渐失去了正常生活的能力,生活陷入了困境。去年11月,骨关节外科援疆专家为患者进行了左膝关节置换手术,手术的成功犹如一盏明灯,重新点燃了患者彻底康复的希望之火。近日,患者满怀期待地再次来到医院,希望对右侧肢体进行手术治疗,从而彻底恢复活动能力。
然而,患者右侧膝关节的情况远比左侧复杂。右侧膝关节外翻畸形更为严重,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和骨质破坏的程度也更甚。在这种情况下,常规手术面临着精准截骨、假体定位等诸多难题。济宁援疆专家们并没有退缩,他们根据当地医院的实际情况,大胆创新,引入3D打印技术,为患者量身定制了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决心为患者解除病痛。
3D打印技术在此次手术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术前,通过高精度CT扫描,医生们重建了骨骼的三维结构。基于此,他们定制了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并模拟了术中的截骨角度与假体安装过程,将术前规划精确到了毫米级。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们借助3D打印导板技术,仅用78分钟就成功完成了关节置换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手术时间缩短了近40%,而且出血量也显著减少。
术后的恢复情况更是令人惊喜。患者在术后第二天就能够下地行走,一周后关节功能就恢复到了正常活动水平,康复速度比前次手术有了大幅提升。患者激动地表示:“这次手术后膝盖不疼了,走路很稳,比上次的手术效果还明显,终于能去旅行了!”
此次手术不仅是一次医疗技术的成功实践,更是“精准医疗援疆”理念的生动体现。在手术过程中,援疆医疗团队落实了“师带徒”模式,致力于培养本土医疗人才。他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更重要的是为当地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骨科队伍”。济宁援疆医疗队孔耀医生表示,3D打印技术的应用成功破解了复杂病例的手术难点,让边疆患者能够同步享受到先进的诊疗技术。
近年来,济宁援疆指挥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持续向英吉沙县输送重点医疗学科骨干。通过手术示教、学科共建、远程会诊等多种方式,将关节置换、微创手术、介入技术、内镜技术等核心技术引入英吉沙。他们连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不断填补当地多项医疗空白。济宁援疆医疗团队始终践行“输血”与“造血”并重的使命,推动援疆工作实现了从“量”到“质”的跨越。
济宁援疆医疗专家联合当地医生团队成功完成英吉沙县首例3D打印技术辅助下的严重外翻膝关节置换手术,阐述了患者情况、手术技术优势、术后效果,还强调了此次手术在援疆医疗中的示范意义以及近年来济宁援疆指挥部在医疗援疆方面的持续努力和显著成果,展现了鲁疆医疗对口支援工作的积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