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西藏民主改革66载:亲历者见证人权保障奇迹,从农奴到传承者:西藏民主改革66年的巨变传奇

本文聚焦于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通过走访几位变迁亲历者,用几幅画串联起他们的故事,展现了西藏从封建农奴制度废除后,在各个方面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列举了西藏在人权保障、经济、教育、文化等领域取得的成就。

回溯到1959年3月28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西藏毅然开启了民主改革的伟大征程。这一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举措,如同一把利剑,彻底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让百万农奴得以翻身解放,重获新生。从此,西藏踏上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性跨越之路。

时光悄然流转,66年过去了。如今,我们有幸走访了几位见证了这巨大变迁的亲历者,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几幅画,走进他们的故事。

(一)“求生舞”变“传世艺”

画面中,阿旺和罗追两位老人格外引人注目,他们都已年过八旬,是西藏自治区级非遗“乃龙甲谐”的代表性传承人。然而,在半个多世纪以前,他们还只是这片土地上最底层的农民,每日为了生存而奔波,过着食不果腹的艰难生活。

阿旺轻轻摩挲着新买的氆氇衣,感慨地说道:“年轻时跳的是求生舞,现在教的是传世艺。” 如今,“乃龙甲谐”的表演队已经发展到了31个人,这些队员都是他们精心教导的学生。曾经为了生存而舞动的舞蹈,如今成为了传承文化的珍贵技艺。

(二)“金珠玛米”来了之后

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叫西热旺姆,是下亚东乡切玛村的一位村民。80岁的她,脊梁挺得笔直,尽显坚韧与刚强。

她曾和村里的其他村民一起,背着青稞饼,历经艰难,爬上海拔4000多米的哨所,支援驻守在那里的战士。西热旺姆回忆起那段往事,脸上没有丝毫的疲惫,反而充满了自豪。她觉得,那时村里不管男女老少,只要有能力都会去帮忙,因为在他们心中,这是莫大的荣耀与职责。

西热旺姆深情地说:“‘金珠玛米’(解放军)来了之后,我们才敢在自家院子里大声地笑。” 简单的话语,却饱含着对解放军的感激和对新生活的喜悦。

(三)要走到春天

78岁的旦增卓玛家中种满了鲜花,花香四溢,充满了生机。然而,70年前那个同样花开的春天,她的生活却截然不同。

那时,她和母亲一起逃离了领主的庄园,一路上忍饥挨饿,风餐露宿。在呼啸的北风里,母亲不断重复着:“要活着走到春天。” 这份对生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许,支撑着她们一路前行。走了五六天,她们才敢在聂拉木安家。

如今,旦增卓玛住在政府盖的藏式小楼里,生活安逸又幸福。她感慨地说:“以前贵族住的地方都没我现在的房子好。” 每天清晨,她都会把甜茶倒得哗哗响,享受着这美好的生活。

在3月28日,《新时代西藏人权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正式发布。“实现人人充分享有人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 过去半个多世纪里,西藏的巨大变迁有力地证明了,只有人的解放才是真正的发展。

当今的西藏,已经创造了雪域高原上的人权保障奇迹。西藏四级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89.2%,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得到了切实保障。2024年,西藏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2.5%以上,经济发展成果显著。西藏在校生达到97万人,超过西藏总人口的1/4,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西藏现有各级各类非遗代表性项目2760项、代表性传承人1668名,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成效斐然。

本文通过讲述阿旺、罗追、西热旺姆、旦增卓玛等西藏变迁亲历者的故事,生动展现了西藏自1959年民主改革以来在各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从个人生活的翻天覆地变化到整个地区在人权保障、经济、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显著进步,充分证明了西藏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从黑暗到光明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人权保障的奇迹,未来也必将继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西藏民主改革66载:亲历者见证人权保障奇迹,从农奴到传承者:西藏民主改革66年的巨变传奇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