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蒙古族音乐“活化石”鄂尔多斯古如歌,讲述了歌舞剧《古如歌》在鄂尔多斯大剧院的精彩演出,介绍了该剧在结构和表达形式上的创新,回顾了鄂尔多斯古如歌的发展历程、“走出去”的成果以及在国内外获得的关注,探讨了其通过“文化 + 旅游 + 演艺”模式为内蒙古文旅带来的新机遇。
在鄂尔多斯,一场令人难忘的演出在舞台上精彩呈现。舞台之上,雷鸣闪电的虚实场景巧妙营造,瞬间就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在璀璨的光芒笼罩下,上百名演职人员齐声高歌,那洪亮的歌声宛如天籁之音,在夜空中久久回荡。演出结束一天后,81 岁的古日巴斯尔依然沉浸在歌舞剧《古如歌》所营造的美好氛围之中。
古日巴斯尔是鄂尔多斯古如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之一。18 日晚间,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大剧院,靠后出场的他登上舞台的瞬间,感觉自己“似乎一下子年轻了好多岁”。
图为在鄂尔多斯大剧院上演的歌舞剧《古如歌》。
歌舞剧《古如歌》的导演查格德尔苏荣表示:“在本剧的结构设计里,我们巧妙地借鉴了希腊戏剧中歌队的形式。这样一来,鄂尔多斯古如歌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既保留了它原有的韵味,又被赋予了现代艺术价值。”
他还介绍道,在表达呈现形式方面,《古如歌》运用了跨界融合的手法,创新设计了阴阳(光和影)舞台,实现了虚实结合的效果。投影技术的运用,让草原、星河、沙漠仿佛“活”了起来,展现在观众眼前,带来了沉浸式文旅视听的独特魅力。
图为在鄂尔多斯大剧院上演的歌舞剧《古如歌》。
鄂尔多斯古如歌是蒙古族原生态歌唱艺术,它以其优美独特的演唱旋律、舒缓自由的节奏以及高贵典雅的风格,备受关注。专家学者赞誉其为民族文化艺术瑰宝、蒙古族音乐“活化石”。2008 年,鄂尔多斯古如歌入选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此后,鄂尔多斯古如歌开启了“走出去”的步伐。自 2016 年起,鄂尔多斯杭锦旗古如歌艺术团不仅在中国香港的演出取得了成功,还走出国门,在蒙古国、保加利亚进行了表演。杭锦旗古如歌艺术团还荣获了第九届世界民俗锦标赛金奖。
在鄂尔多斯古如歌逐渐“出圈”的当下,鄂尔多斯的一些古如歌乐队,也多次受邀参加世界各地的音乐节。国际媒体称赞古如歌独特的喉音唱法(即呼麦)和悠扬的马头琴伴奏,称其为“草原上的天籁之声”,表演“充满力量与灵性”。许多国际音乐博主和文化爱好者纷纷分享鄂尔多斯古如歌的表演视频,并配文点赞。
在社交媒体上,鄂尔多斯古如歌同样获得了极大的关注。2023 年,鄂尔多斯古如歌主题音乐会通过直播吸引了众多中外观众;2024 年,鄂尔多斯杭锦旗与山东曲阜合作的文化交流活动中,鄂尔多斯古如歌直播观看量超 3000 万人次。外界认为,鄂尔多斯古如歌通过“文化 + 旅游 + 演艺”模式吸引游客,正为内蒙古带来文旅合作的新机遇。
查格德尔苏荣认为:“歌舞剧《古如歌》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在当代艺术的发展道路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艺术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坚信,《古如歌》的上演让古老的鄂尔多斯古如歌完成了现代重生,未来一定会拥有更广阔的市场。
本文围绕鄂尔多斯古如歌展开,介绍了歌舞剧《古如歌》的演出情况和创新形式,回顾了古如歌的发展及“走出去”成果,阐述了其在国内外获得的关注以及为内蒙古文旅带来的新机遇。强调了古如歌在传承传统文化与探索当代艺术发展上的积极意义,展现了其完成现代重生并拥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