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百度副总裁之女涉嫌“开盒”网友这一热点事件,深入剖析了网络“开盒”行为的现状、危害以及相关维权途径,同时对该事件引发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引起社会对网络隐私安全的关注。
在3月17日,就“百度副总裁之女涉嫌‘开盒’网友”这一事件,百度副总裁谢广军做出回应。他的话语中满是愧疚,并且郑重地向大家道歉。时间来到3月19日,百度在其官方公众号上发布了一则声明。声明明确指出,此次事件相关的信息并非来源于百度。百度内部对于数据有着严格的管理,实行了数据的匿名化、假名化处理,在数据存储和管理方面更是做到了严格隔离和权限分离,任何职级的员工以及高管都没有权限触碰用户数据。同时,百度在声明中着重强调,坚决谴责窃取和公开他人隐私的网络暴力行为,对于任何侵犯用户隐私的行为秉持零容忍的态度。
由于此次事件的当事人是百度副总裁之女,这一特殊身份使得该事件迅速引发了网友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实际上,在近年来的网络环境中,明星、网红甚至是普通民众被恶意“开盒”,隐私遭到曝光的案例屡见不鲜。那么,究竟什么是“开盒”?当普通人遭遇“开盒”时,又该如何维护自身的权益呢?此次“开盒”事件中又有哪些焦点值得我们深思呢?带着这些疑问,羊城晚报的记者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报道。
这是百度副总裁谢广军发布朋友圈郑重道歉时的微博截图。
百度副总裁之女“开盒”素人
近日,在微博平台上,多名网友纷纷发帖爆料,称百度副总裁之女通过“开盒”这种恶劣的手段对他人进行网络暴力。事情的起因是一名孕妇对某韩国明星当天往返欧洲的行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表示“头等舱睡觉很舒服”。然而,仅仅因为这一评论与粉丝群体所主张的“魔鬼行程”意见不一致,这名孕妇便遭到了惨无人道的“开盒”。更过分的是,她还被造谣“出轨”,其丈夫也收到了大量的辱骂私信,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一名微博网友@你的眼眸是世界上最小的湖泊(以下简称“眼眸”)被发现参与了这场网络暴力。虽然她没有直接对孕妇本人进行“开盒”,但却对一名帮孕妇说话的路人实施了“开盒”行为。有网友爆料,“眼眸”从去年到现在已经对多名网友进行了“开盒”,被曝光的信息包括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重要隐私。
从“眼眸”的账号过往信息中可以看到,她自称在加拿大留学,并且还晒出了其父亲的百度在职证明,上面显示月薪高达22万元。基于这些信息,有人推测“眼眸”疑似为百度副总裁谢广军之女。
3月17日,谢广军发布文章,正式承认其女“开盒”网友这一事实。他在文中写道:“作为父亲,未能及时察觉并引导她正确处理问题,未能及时教会她尊重、保护他人及自己隐私,深感愧疚……在此,也向所有受影响的朋友郑重道歉。”
3月19日,针对“谢广军女儿开盒”事件,百度在官方公众号发布声明。声明中强调,事件相关信息并非来源于百度,百度内部实行了数据的匿名化、假名化处理,数据存储和管理实行严格隔离和权限分离,任何职级员工及高管均无权限触碰用户数据。百度坚决谴责窃取和公开他人隐私的网络暴力行为,对任何侵犯用户隐私的行为零容忍。同时,百度在声明中表示,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百度的信任与理解,也欢迎大家继续监督其工作。
网络“开盒”之风愈演愈烈
“开盒”这个词是当下的网络流行语,全称为“开盒挂人”或者“人肉开盒”。它指的是违法者利用非法手段获取并公开曝光他人的隐私数据与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社交账号等。不仅如此,他们还可能对受害者进行电话骚扰、网络暴力攻击、恐吓威胁等行为,是一种将人肉搜索与网络暴力结合在一起的恶劣行为。
“开盒”行为最初源于饭圈文化,部分知名艺人成为了早期“开盒”行为的受害者。一些明星的粉丝热衷于党同伐异,如果有网友对他们喜爱的明星发表负面言论,就有可能遭到“开盒”。近年来,“开盒”之风变得越来越猖獗,已经从饭圈群体蔓延到了整个网络空间。无论是“明星”“网红”“视频主”,还是像你我一样的普通“素人”,都面临着被“开盒”的风险。
2023年6月,张馨予、赵露思等多名艺人因为针对网络热传的虐猫事件发声,表达反对“处刑式虐待动物”、反对传播血腥直播视频的立场,被“开盒”群体盯上。他们的身份证、手机号、社保卡等个人信息遭到了曝光,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2025年1月,知名女棋手战鹰在直播时模仿柯洁哽咽的画面,被认为对柯洁缺乏尊重。事后,战鹰在个人微博发文向柯洁道歉,称自己在1月26日晚直播时做出了让柯洁感到受伤害的言行举止,是不妥当的。然而,有网友发帖称战鹰疑似被柯洁粉丝“开盒”,这一事件引发了双方粉丝的骂战。在某知名社区,名为“战鹰被柯洁粉丝开盒,欲通过法律手段处理”的帖子成为了讨论热帖,相关留言达到了400条。
2025年3月19日,成都被家暴16次的当事人小谢发视频称自己遭遇了“网络开盒”。小谢表示,有匿名账号在多个社交平台散布其户口本、身份证正反面照片等信息,还附有大量不友好的言论。更让人痛心的是,小谢未成年女儿的照片也被挂在了网上。目前,小谢已经就此事向公安机关报案。
被“开盒”应如何维权?
如今,“开盒”已经成为了部分网友宣泄压力、取乐的手段。更有甚者,有人通过“开盒挂人”来吸引流量、获取粉丝。面对这种乱象,2023年中央网信办发布了《关于开展“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其中位于集中整治的突出问题第一位的就是“网络厕所”“开盒挂人”行为。
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廖建勋律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非法“开盒”是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并公开他人个人信息,如果符合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可以按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处罚。而在网上公开辱骂他人,也有可能侵犯他人名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公然辱骂他人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侮辱罪,如果捏造事实进行诽谤并且情节严重的则涉嫌构成诽谤罪。
廖建勋还指出,对于未成年人参与这种行为,其法定监护人一般不需要承担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主要是承担民事责任,比如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消除妨害、消除影响等。
面对“开盒”风气,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呢?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玉霞认为,个人可以在社交媒体等平台避免分享敏感信息、敏感票据,如身份证号、住址、电话号码、火车票、飞机票、登机牌等。同时,要合理设置社交平台的隐私选项,限制陌生人对个人信息、动态等内容的可见度,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
平台方面,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客户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进行加密,对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敏感信息(如密码、身份证号)进行加密,防止数据被窃取。仅允许必要工作人员访问客户信息,并根据职责分配不同的权限级别,对访问敏感数据的员工启用多因素认证,增加安全性;对于浏览客户信息的操作,保留浏览痕迹,以便遇到泄露时进行倒查;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扫描,发现并修复潜在漏洞。
三问“开盒”事件
回到百度副总裁之女“开盒”素人这一事件,随着谢广军的道歉和百度公司的声明回应,舆情逐渐平息。但是,当我们回顾此次事件时,仍有很多值得深入讨论的地方。
其一,公民隐私数据究竟源于何处?此次“开盒”事件之所以引起众多网友和媒体的持续关注,正是因为当事人“百度副总裁之女”的特殊身份,这难免会引发公众对于百度公司数据安全的担忧。目前,百度方面已经发布声明,称相关数据并非从百度泄露,而是来自海外的“社工库”。百度公司的“免责”回复更凸显了问题的严重性。据了解,当前互联网中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开盒”产业链,一个13岁的小女孩都能够轻易获取他人详细的隐私数据,这足以说明“开盒”行为的门槛之低、个人信息保护漏洞之大。如何从源头入手,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杜绝“开盒”行为,是有关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二,“开盒”主力是否是未成年人?随着饭圈文化的低幼化,“开盒”行为也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此次事件的当事人就是一名13岁的女孩。从这一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网络厕所”等恶劣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侵害非常严重。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缺乏对违法、有害行为的判断力,很容易受到“模仿”“从众”心理的影响,将“开盒”视作“正义执行”,这实在是令人感到惋惜。家庭、学校和社会需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让孩子们树立基本的隐私意识和道德观念,远离这种不良行为,健康成长。
其三,“开盒”信息流传,平台责任何在?在众多“开盒”事件中,被泄露的隐私信息依托于社交媒体进行传播,而相关平台的处理往往具有明显的滞后性。通常是在隐私数据被大量传播之后,平台才会进行封号、禁言等处理,此时对受害者的侵害行为已经发生,很难进行有效的补救。社交平台有必要进一步强化自身的责任,通过加强审核,建立跨平台联防机制等手段,从发布渠道堵住信息泄露的源头。
从本质上来说,“开盒”行为是“网络暴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会给受害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创伤,而施害者却躲在网络背后,难以找到踪迹。在网络时代,“开盒”黑手有可能伸向每一个人,社会各方需要齐心协力,以强硬的手段整治这种乱象,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和社会生态。
本文围绕百度副总裁之女“开盒”网友事件展开,详细介绍了事件经过,深入剖析了网络“开盒”行为的现状、危害及维权途径,并对事件引发的隐私数据来源、“开盒”主力人群、平台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强调社会各方应共同努力整治网络“开盒”乱象,维护网络和社会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