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闼创始人兼CEO黄晓庆针对公司办公室停摆危机的回应,包括业务聚焦和人员精简情况,员工离职补偿的解决办法,困境归因以及公司为突破困境采取的多种融资举措和产业布局。
人民财讯于4月1日发布消息,此前有关于上海等地办公室陷入停摆危机的传闻。对此,4月1日当天,达闼创始人兼CEO黄晓庆在回应证券时报时表示,公司的确依据当下的经济环境,开展了业务聚焦与人员精简工作。公司员工数量从原本的800多人,大幅精简到了150人左右,若加上顾问团队,总人数接近200人。
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的采访过程中,黄晓庆明确指出,对于员工的离职补偿问题,公司会想尽一切办法逐步解决。他强调,目前公司依然处于正常运营状态,还在持续努力签单开展业务、推进产品研发工作。并且,每一笔回款都会拨出一部分资金用于解决离职补偿问题。他表示,这是公司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只不过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处理。
当谈及公司当前面临的困境时,黄晓庆将其主要归因为“融资大环境”。他提到,达闼作为国家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先行者,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为该行业做出了大量具有突破性的工作。然而在2024年,由于公司估值较高,同时被列入实体清单,导致投资机构数量锐减。鉴于此,2025年公司开始探索多种融资渠道和方式,其中包括与合作方设立合资公司进行融资,以及通过地方产业共建落地来获取资金支持等。
有消息透露,达闼近期已经与港股公司国华集团签订了合作与融资协议。双方将共同在香港成立合资公司,致力于面向全球和国内市场打造香港的人形机器人产业。此外,达闼也已经与天津津南区签署了投资落地协议,正式在天津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
本文围绕达闼公司展开,介绍了其因经济环境进行业务聚焦和人员精简,面临员工离职补偿难题,困境源于融资大环境不佳。不过,达闼积极探索融资渠道,与国华集团合作、在天津布局产业,展现出其突破困境的决心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