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江苏启动的“走基层、访千企 ‘赢’在江苏——寻找2025优化营商环境新实践”全媒体采访行动展开,介绍了活动的主办、承办单位,出席人员,活动内容,江苏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体系和未来举措,以及此次行动的目标和重要成果。
在活动现场,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具有标志性的画面: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胡连生(左三)向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采访团代表授旗,这一画面被戎毅晔定格记录下来。
3月31日,一场意义非凡的全媒体采访行动在南京正式启动。此次行动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江苏省发改委和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江苏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及扬子晚报承办,主题为“走基层、访千企 ‘赢’在江苏——寻找2025优化营商环境新实践”。
众多重要领导和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其中包括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胡连生,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双传学,江苏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林康,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省信息中心主任王国亮,新华日报社副总编辑、扬子晚报总编辑刘大颖,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院长韩剑等。他们的参与为此次活动增添了重要的分量。
活动现场,胡连生副部长庄重地向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采访团代表授旗。从这一天起,采访团将带着使命深入江苏的每一寸土地,开展四大行动,分别是营商“代言人”、营商“陪办者”、营商“创业绘”、营商“传声筒”。
近年来,江苏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成绩斐然。江苏构建了“1+5+13+N”营商环境政策体系,聚焦“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五大环境一体推进。凭借着这样的努力,江苏已经连续5年位列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
江苏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林康在活动中表示,江苏接下来将在多个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首先,江苏会夯实法治基础。具体而言,江苏将加快推动《江苏省民营经济促进条例》立法,以此保障各类所有制企业能够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时,大力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让企业家们能够安心地抓创新、搞经营、谋发展。其次,深化对标改革。从经营主体准入、经营、退出的全生命周期出发,推动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此外,还要做优服务体系。在更多领域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并推动“一企来办”成为涉企服务总入口,切实回应企业的关切。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脚力”丈量基层营商服务新实践,深入到江苏的各个角落,去感受营商服务的真实情况;以“眼力”洞察千企百业新需求,敏锐地捕捉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痛点和需求;以“脑力”提炼新经验,对采访中获取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以“笔力”传播新江苏好故事,将江苏在营商环境优化方面的成果和经验传播出去。
此次全媒体采访包含了四大行动,每一个行动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目标。在“代言人”行动中,记者们将走进营商环境标杆区域,与当地市县长展开深入对话,了解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政策和举措。在“陪办者”行动中,记者将陪同企业办理政务审批业务,亲身体验高效便捷的“江苏服务”,感受江苏政务服务的速度和温度。在“创业绘”行动中,记者将和创业者面对面交流,采集企业如何获得“精准浇灌”而发展壮大的故事,展现江苏创业环境的优势。在“传声筒”行动中,将组织“营商观察团”,深入一线描摹营商生态,收集建议诉求助力科学决策,为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参考。
此次行动有着明确的目标。通过打响营商环境的“江苏品牌”,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投资落地,为江苏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推广营商建设的“江苏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营商服务创新举措,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同时,对政、企提供舆情培训,助力大家“敢说话、会表达”,从而汇聚营商生态“江苏流量”、优化营商舆论“江苏话语”。
值得关注的是,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将承担一项重要任务。他们将挖掘一批创新做法、总结一批典型案例,编撰一个发展报告,作为此次行动重要成果之一,预计于年底前发布。
这份报告成果将力图做到全景式呈现,从多角度、体系化反映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五大环境”建设成效。报告还将聚焦营商环境建设的卡点堵点难点问题,深入挖掘全省特别是基层一线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做法,让报告成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案例集、数据库,为江苏未来的营商环境优化提供有力的支持。
江苏启动的“走基层、访千企 ‘赢’在江苏——寻找2025优化营商环境新实践”全媒体采访行动。阐述了活动的背景、出席人员、主要内容,提及江苏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和后续举措,以及行动目标和重要成果。此次行动旨在进一步优化江苏营商环境,吸引优质企业,推广江苏经验,同时通过报告为未来营商环境建设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