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一季度天津滨海高新区脑机接口产业亮点频出,引领未来产业新方向

3月28日天津滨海高新区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中关于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情况。详细阐述了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在技术研发、成果发布、产学研融合、多领域应用、资金支持、平台搭建以及区域合作等方面的进展,还提及了未来的发展规划。

在3月28日这一天,天津滨海高新区召开了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此次发布会聚焦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为我们揭开了脑机接口领域的最新进展。

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副主任倪广健介绍道,该实验室团队可是国内最早投身于脑机交互相关技术研发的团队之一。经过不懈努力,他们建成了一套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全链条国产化创新成果体系,涵盖了从电极、芯片、算法、装备到系统应用的各个环节。

自揭牌以来,实验室更是成果斐然。先后发布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大指令集高速率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还与清华大学携手合作,研发出国际首个基于忆阻器神经形态器件的“双环路”无创演进脑机接口系统;“全球首个片上脑机接口智能交互系统”的发布,更是入选了国内十大科技新闻榜单,展现出了强大的科研实力。

依托海河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所起到的“粘合剂”作用,团队以任务和需求为导向,加强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致力于提升新质生产力。

在基础元件领域,团队与中电云脑合作研发的新一代国产8通道脑电采集芯片,已经完成了小批量投片及第三方检测验证,为脑机接口技术的底层支撑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临床应用领域,实验室自主研发的“神工”创新医疗器械谱系产品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能够有效帮助中风患者的手部、上肢、下肢实现运动功能康复。在精神医学领域,通过解码脑活动实现了抑郁症的客观筛查,还能进行抑郁的高空间分辨闭环靶向干预。在神经重症领域,将诊断时间从3天大幅缩减为30分钟。在听觉诊疗领域,填补了临床人工耳蜗儿童术后康复缺乏客观评价指标的空白。

在市场化消费级的融合产品方面,实验室也积极探索,开发出了基于脑机交互的新型娱乐游戏,以及睡眠健康监测与调控系统等产品,拓宽了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场景。

为了推动脑机接口产业的发展,实验室发布了首期规模达10亿元的国内首个面向脑机接口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构建了多元化的创新资金来源。同时,联合市药监局构建“脑机公共测试平台”,联合本市多家三甲医院谋划脑机接口国际临床示范中心基地,搭建起了共建共享的脑机交互创新平台。

在区域合作方面,实验室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建联合实验室,牵头成立京津冀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产业联盟,发起成立京津冀产业孵化共同体脑机接口产业工作组,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此外,还赋能天开园建设,引育孵化多家脑机相关企业落地天开;与新兴际华集团合作共建“脑机智能听觉中心”,推动脑机接口技术在新一代人工耳蜗设备、先进声音信号处理技术、智能增强现实眼镜等视听觉领域的应用。

倪广健表示,下一步,团队将把重点放在攻关脑机接口软硬件平台上,推进建立“技术 – 伦理 – 标准”三位一体的国际竞争力体系和高质量脑机接口专业教育体系,为未来脑机接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

本文详细介绍了天津滨海高新区脑机接口未来产业的发展情况,包括海河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多领域应用、资金支持、平台搭建和区域合作等方面。实验室在技术研发和产业推进上取得了显著进展,未来还将在软硬件平台、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有望推动脑机接口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一季度天津滨海高新区脑机接口产业亮点频出,引领未来产业新方向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