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告别“仅退款”,1688开启电商售后新篇

阿里巴巴旗下平台1688取消“仅退款”政策展开,阐述了“仅退款”政策的发展、带来的好处、出现的问题以及取消该政策的必要性,强调了维护公平交易环境和保护各方合法利益的重要性。

图源 视觉中国

在电商发展的浪潮中,售后政策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3月17日,阿里巴巴旗下的1688平台宣布了一项重要举措。从3月下旬开始,1688将全面取消“仅退款”这一售后机制。这意味着,今后平台将不再对“收货后有品质问题仅退款”的情况进行主动介入处理。取而代之的是,由平台的买家信用体系来进行判定。一旦符合相关要求,平台会出资补贴给买家,商家无需承担相关费用,商品也无需退回。而对于其他的退款申请,将交由商家自主处理。

事实上,过去半年以来,电商行业在“仅退款”问题上出现了集体转向的趋势。淘宝、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各大电商平台,都试图减少平台的主动介入,加强对优质商家的保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688的跟进取消“仅退款”政策,也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

那么,“仅退款”究竟是什么呢?所谓“仅退款”,指的是当消费者收到货不对板或者存在质量问题的商品后,可以向平台申请不退货仅退款的售后机制。这一机制最早是在2021年由拼多多推出的。当时,主要是为了解决生鲜等商品退货成本过高的问题。没想到,近年来,“仅退款”模式逐渐成为了各大电商平台的标配。

“仅退款”政策的初衷是非常好的。它意在降低交易成本、优化网购体验。从本质上来说,“仅退款”是一种风险保障机制。这一规则带来的好处十分明显。对于消费者而言,当他们遭遇商品质量问题时,可以通过“一键”操作来维权,快速挽回损失,而且速度快、成本低,彻底改变了以往“维权难”的局面,大大提高了消费者购物的信心和积极性。同时,“仅退款”带有一定的惩罚意味,这有助于倒逼商家提供更优质的商品和服务。对于电商平台来说,这一政策也促进了交易量的提升。

然而,任何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都可能出现问题。“仅退款”也不例外。这一好意却带来了“不付钱但东西留下”的结果。很多“羊毛党”看到并抓住了“仅退款”的漏洞,开始大肆薅羊毛。更令人震惊的是,甚至还出现了有偿教人恶意退款的灰色产业链。在“仅退款”问题上,商家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既没有话语权,也没有制约“羊毛党”的力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商品落入他人之手。这种状况让很多合法经营的商家深受其害。

其实,早在去年9月,1688平台就已经开始严厉打击恶意“薅羊毛”和恶意“仅退款”行为。这一态度不仅折射出“薅羊毛”问题的严重性,也反映出“仅退款”在执行过程中遭遇到的种种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仅退款”的设计初衷是好的,但它却存在违背公平原则的嫌疑。在正常的商业场景中,当发生购物争议后,买方退货、卖方退款是双方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严格来说,退款不退货属于违约行为,也有违商业伦理。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存在,商家必然会承受巨大的压力,市场秩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有报道指出,面对大量下单后不退货的情况,一些商家以“签收未收到”为由投诉快递企业,导致末端小哥不得不掏钱承担赔偿。还有一些商家则设法转嫁由“仅退款”带来的高成本,最终让诚信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这样的恶性循环,是有识之士都不愿意看到的。

“仅退款”不能成为“羊毛党”的盛宴,更不能成为破坏诚信公平交易环境的“推手”。及时审视规则漏洞,加以修补,避免规则被滥用,是保障公平交易、提倡依法理性维权、提振消费市场的必要举措。

在消费者维权的过程中,平台以优化规则的方式提供更大帮助,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视商家的合法利益。2025年3月15日,江苏发布了2024年度全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其中一起消费纠纷中,法院判决:滥用“仅退款”恶意“薅羊毛”违反诚信原则,必须赔偿网店损失。在多地,也有法院助力商家“千里维权”的案例发生。平台和法院相继对“仅退款”带来的后果进行理性审视,对商家的合法利益加以保护,这让被“仅退款”乱象颠覆的秩序逐渐恢复,着实令人欣慰。

“仅退款”政策可谓是好心办坏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建设良好的市场环境,需要买卖双方都敬畏和遵守市场规则,以保护各方合法利益为核心要求。任何时候,平台都不能“拉偏架”,而应该在消费者和商家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的支点。

本文围绕1688取消“仅退款”政策展开论述,介绍了“仅退款”政策的起源、好处及带来的问题,指出该政策在执行中违背公平原则,导致商家受损、市场秩序受影响。强调及时修补规则漏洞、保护各方合法利益的重要性,呼吁平台在消费者和商家之间保持平衡,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告别“仅退款”,1688开启电商售后新篇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