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育碧危机中牵手腾讯,三大热门IP何去何从?,腾讯再助力育碧,40亿估值背后的合作新篇

育碧成立子公司并将旗下三大热门游戏IP转移其中,腾讯投资持股一事展开。介绍了交易的核心条款、子公司的相关情况,分析了育碧面临的经营危机,还提及双方过往的合作以及此次合作后育碧股价的变化。

当地时间3月27日,知名游戏公司育碧(Ubisoft Entertainment SA )正式发布声明文件。文件中宣布,育碧将成立一家全新的子公司,并把旗下最为热门的三大游戏IP——《刺客信条》《孤岛惊魂》《彩虹六号》转移到这家新公司之中。据了解,这家新成立的子公司估值约为40亿欧元,按照当前汇率计算,大约相当于人民币324.76亿元。而在此次交易中,腾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与决心,斥资11.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94.18亿元),拿下了该子公司25%的股份。

从此次交易的核心条款来看,腾讯注入的资金将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帮助育碧偿还债务,另一方面则是为新公司的日常运营提供资金支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腾讯并不会涉足新公司的创意决策权。育碧依然保留着这三大IP的所有权以及100%的控制权,只是向子公司授予了“全球独家永久IP授权”,以此来换取相应的特许权使用费。同时,腾讯获得了提名一名无表决权董事会观察员席位的权利,并且享有常规少数股东保护条款,例如对重大资产处置拥有否决权。

据悉,这家新子公司位于法国,其办公地点分布较为广泛,涵盖了蒙特利尔、魁北克、舍布鲁克、萨格奈、巴塞罗那及索非亚等地。子公司将整合《彩虹六号》《刺客信条》及《孤岛惊魂》系列的开发团队人员,这些团队正在开发或者未来计划开发的任何新游戏,都将归子公司所有。

育碧首席执行官Yves Guillemo在声明中表示:“这是变革育碧运营模式的关键一步,通过这样的举措,我们既能保持灵活应变的能力,又能坚守我们的远大志向。”公司计划将本次资产出售所得资金用于偿还债务,并且为旗下其他游戏IP的开发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对于本次合作,腾讯总裁刘炽平表达了积极的态度。他表示:“我们很高兴通过这次投资来进一步巩固与育碧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一直以来,我们对育碧的创意愿景和杰出人才持续推动行业发展充满信心。我们看到这些游戏系列有巨大的潜力发展成为长期的长青游戏平台,并且能够为玩家创造出更加引人入胜的新体验。”

事实上,眼下育碧正面临着严重的经营危机。在资产出售相关决定启动之前,育碧的股价已经连续四年下跌。2024年更是遭遇了大幅下滑,跌幅达到了43%。育碧财报中的数据显示,在10月至12月这个季度,育碧的总销售额仅为3.1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5.8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近50%。

由于财务紧张,育碧此前已经做出了一系列艰难的决策。比如停止旗下射击游戏《XDefiant》的开发,同时关闭了旗下三个制作工作室。经过慎重的抉择,育碧最终选择与腾讯合作。在公司内部信中,Yves Guillemot提到,在审视育碧未来的不同战略后,他们认为与信任的股东之一腾讯签署该协议是最为合适的选择。

目前,育碧的市值在19.05亿欧元(约149.38亿元人民币)左右,而腾讯本次给出的40亿欧元的估值,对应着育碧2023财年至2025财年(预估)平均销售额的4倍左右。这或许也代表着腾讯对相关IP的信心。

这样的高估值可能也与育碧新作的出色表现有关。据悉,育碧最新作品《刺客信条:影》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绩。其首日收入位居系列第二,玩家数在发售当天就突破了100万,次日达到200万,首月玩家数量超过600万。育碧官方还透露,玩家累计游戏时长已超过4000万小时。在英国市场上,《刺客信条:影》更是登顶英国实体游戏销量榜,成为今年在英国市场上发行的最大规模游戏,其销量已经超越了卡普空新作《怪物猎人:荒野》。

值得一提的是,腾讯与育碧合作已久。双方的合作始于2018年,当时腾讯以5%的持股比例进入育碧股东名单,帮助育碧摆脱了维旺迪的恶意收购。2022年,腾讯进一步增持股份至11%,成为育碧的第二大外部股东。

此外,腾讯与育碧在游戏产品方面的合作也在稳步推进。2023年,腾讯代理发行了《全境封锁2》国服版本,并通过社交裂变玩法使游戏的日活跃用户数提升了37%。2024年,双方联合开发了《彩虹六号手游》,尽管项目中途曾经历数月的“停摆”,但目前仍在积极推进中。

相关声明发布后,截至当日收盘,育碧股价涨13.62%,报3.17美元每股。

本文详细介绍了育碧成立子公司并转移三大热门游戏IP,腾讯投资持股的事件。阐述了交易条款、子公司情况,分析了育碧面临的经营困境,回顾了双方过往合作,此次合作有望助力育碧缓解财务压力,也体现了腾讯对相关IP的信心,未来双方合作成果值得期待。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育碧危机中牵手腾讯,三大热门IP何去何从?,腾讯再助力育碧,40亿估值背后的合作新篇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