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大湾区新地标崛起,广东数字创意产业再迎高光时刻,岭南数字创意大厦揭牌,广东数字创意产业开启新篇章

本文围绕岭南数字创意大厦展开,介绍了其相关的发展大会、建筑特色、对广东数字创意产业的推动作用等内容,还阐述了广东数字创意产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举措。

在文化发展的浪潮中,大湾区又迎来了一座闪耀的文化新地标。

3月28日,一场意义非凡的盛会——岭南数字创意大厦新基建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羊城创意产业园盛大举行。在此次大会上,备受瞩目的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正式揭牌,与之同步发布的还有岭南文化大模型。同时,岭南数字创意大厦首批战略合作企业也在现场完成签约,这一系列举措无疑为广东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每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都拥有独特的城市记忆和文化符号。而文化地标,就像是城市文化的识别密码,更是见证文化发展历程的重要载体。如今,随着岭南数字创意大厦的建成,岭南大地宛如增添了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

岭南数字创意大厦效果图 图源:主办方提供

这座高达32层的大厦,犹如一座“竖起来”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从规划来看,它集商业区、办公区、生活区、休闲娱乐区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其建筑体量之大,相当于再造一个羊城创意产业园。

当产业园变得立体起来,广东数字创意产业也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元的立体发展态势。近年来,广东数字创意产业可谓是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大,竞争力持续增强,多项产值指标稳居全国第一。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2023年,广东文化产业营收超过2.2万亿元,位居全国首位。其中,数字创意产业集群营业收入更是突破6000亿元,达到6233.38亿元。近5年年均增速达10.37%,实现利润总额806.15亿元,增加值1690.98亿元,增加值增速为16.1%,在全省二十大战略性产业集群中增加值增速位居首位。

为了进一步推动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广东接下来将推出五项重要举措。一是推出系列政策支持,完善动漫游戏、影视生产、创意设计、现代演艺等重点行业政策体系,加大扶持力度,优化简化审批备案流程;二是支持培育产业生态集群,吸引更多优质文化企业和科技企业,构建以头部企业为引领、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三是深挖岭南文化富矿,推动文化大数据下沉一线,整合岭南文脉、非遗、历史、民俗等特色文化资源;四是引进培育一批创新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吸引更多有文化、善创意、懂产业的复合型人才和高校毕业生来粤工作;五是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实施“人工智能 + 文化”行动等。

“竖起来”的园区,创意密度更高

18年前创立的羊城创意产业园,可谓是独具匠心。它把原本破旧的厂房和仓库进行改造,摇身一变成为了一栋栋现代化的办公楼。其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将这里打造成为先进内容生产和传播高地、数字文创产业发展高地、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高地。

经过精心改造,这里呈现出低密度的建筑布局,大片的绿植和休憩区错落有致。这种充满个性和人文气息的办公环境,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了多个文化创意和数字科技企业纷纷进驻园区。

年轻人在羊城创意产业园活动 图源:主办方提供

随着企业的不断入驻,园区的人气越来越旺,创意的浓度也逐渐升高。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园区现已构建起全媒体、游戏动漫、音乐直播、人工智能、创意设计等产业矩阵。这里走出了酷狗音乐、荔枝、YY欢聚时代、华阳国际等9家上市公司,2024年实现产值约400亿元,就业人数达到16000人。

而在产业园的东南角,一座地标性建筑——岭南数字创意大厦已经拔地而起,它计划在2026年投入运营使用。这栋大楼总建筑面积约11.6万平方米,其建筑体量相当于再造一个羊城创意产业园。从外观上看,这栋大楼以“羊”字为设计脉络,巧妙地结合了岭南建筑特有的骑楼和翘角飞檐元素,楼顶宛若一张“打开的报纸”,因其独特的外形被形象地称为“小羊楼”。

时代周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岭南数字创意大厦与羊城创意产业园携手,共同探索构建企业成长全周期生态链闭环。通过叠加全链条管理和配套服务,吸引更多具有垂直优势和辐射能力的头部企业入驻,带动业态升级,致力于打造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承载地、数字创意产业集聚地、大湾区文化产业新地标。

以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为例,它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与先进数字技术,构建区域文化大数据体系,整合岭南文脉、非遗、历史、民俗等特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活化利用。同时,岭南文化大模型以国产DeepSeek技术为基础,深度融合岭南地区的权威典籍及特色资源,形成自主可控的岭南文化数字资产库。

在这栋大楼里,文化、商业、生活相互融合,就像是一座“竖起来”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知识、信息、资金、功能、人才都在此集聚融合,为进一步提高园区创意浓度形成了不可比拟的优势。

广东程视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岭南数字创意大厦首批合作企业之一,公司创始人兼CEO程豪表示,作为专注三维动画的企业,入驻大厦办公,可以营造很好的交流合作环境,产业交流互动信息的传递力度也非常快。

“普通招商的话,一般就是我提供租金,对方提供场地和物业管理。但是入驻这里,不仅是解决办公点,更多的是解决人才招聘、金融和政务配套服务以及政策方面的支持等。”米粿AI创始人丁黎认为,这也是企业选择入驻岭南数字创新大厦的重要原因之一。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支庭荣指出,当前广东数字创意产业步入新的阶段,形成了大规模的产业集聚。通过产业园区的打造,让这些产业上中下游企业在一个园区里面汇聚,就会产生碰撞和发展。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郭全中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认为,这种空间高度集聚的布局方式,突破了以往“空间离散”的产业布局,有助于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高效协同,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带动业态升级,提升数字创意内容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为广东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拓展新的战略空间。

数字创意,科技与文化碰撞生产力

若以羊城创意产业园为起点,往南眺望,映入眼帘的是广州金融城起步区,一栋栋摩天大楼不断刷新着珠江北岸的天际线,展现着现代都市的繁华与活力。往西望去,便是被称为“中国游戏第一街”的科韵路,在短短11公里的路上,聚集了近150家规上游戏企业,创造了中国游戏产业超千亿元市值的产业生态,孕育出网易、三七互娱等知名企业。

正是在这样传统与现代交融、科技与文化碰撞的城市新景观中,广东的数字创意产业如同一颗璀璨的明星,蓬勃发展。广东拥有优渥的岭南文化土壤,与数字创业产业玩跨界,讲出了一个个精彩的数字创意故事,数字创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竞争力持续增强,多项产值指标居全国第一。

具体来看,2023年,广东数字创意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233.38亿元。比照《广东省培育数字创意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 – 2025年)》提到的目标——到2025年数字创意产业的营业收入突破6000亿元,广东提前两年就实现了这一目标。

作为数字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2024年广东游戏产业发展报告》,2024年广东省游戏产业营收达2604.31亿元,占据全国游戏产业近八成份额。在其他细分领域,近年来,广东的数字出版产值、动漫产值、电影票房收入等关键指标冲至全国首位,数字音乐产业规模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直播、短视频等新兴业态发展势头强劲。

作为经济第一大省,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机遇、丰富多彩的岭南文化基础、强大的市场活力、雄厚的科创实力、对外开放的广阔格局均为广东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从数据看,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20年位居全国首位;2023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2483亿元,占全国的17.36%;同时,广东文化类上市企业、文化设备器材、内容生产领域等均居于全国前列。

近年来,“冰墩墩”“哪吒”“黑悟空”等文化产品爆火出圈,这意味着科技与文化的碰撞,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还能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程豪所在的公司就有这样的发展计划。他提到,《哪吒2》火爆出圈,再次印证了IP项目的爆发力和文创产业的发展潜力。他所在的公司正在筹备动漫IP,预计七八月全网上线,并围绕IP推出各类周边产品,以期创造更多衍生价值。

“不过类似项目前期投资较大、周期较长、资金投入高也是不容忽视的挑战。”他希望以羊城创意产业园为桥梁,吸引更多资本关注,包括国企和政府产业基金的支持,并推动出台相关创投和资金扶持政策,助力文化产业发展。

广东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时代周报记者从现场获悉,广东将推出系列政策支持,包括完善动漫游戏、影视生产、创意设计、现代演艺等重点行业政策体系,加大扶持力度,优化简化审批备案流程,还将统筹省文艺精品扶持专资、省电影专资等专项资金,办好“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等活动和平台,让耐心资本加持好的创意、陪伴青年企业成长。此外,广东还将支持培育产业生态集群、广聚天下文化英才、强化关键技术攻关,为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本文围绕岭南数字创意大厦的建设与发展,详细阐述了其在广东数字创意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介绍了大厦的建筑特色、功能规划,以及与之相关的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和大模型。同时,展示了广东数字创意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成果,指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竞争力持续增强。此外,还提及了广东为推动产业发展将推出的一系列举措,如政策支持、人才引进等。总体而言,岭南数字创意大厦的建成将助力广东数字创意产业进一步发展,实现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创造更多的市场价值和文化价值。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大湾区新地标崛起,广东数字创意产业再迎高光时刻,岭南数字创意大厦揭牌,广东数字创意产业开启新篇章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