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服务消费提质,满足群众多样需求,AI与新职业,共绘服务消费新画卷

本文聚焦今年以来“AI +”服务消费场景的拓展情况,通过多个具体案例展现了AI在养老陪护、餐饮、诊疗等行业的应用,同时介绍了随着服务消费发展应运而生的新职业,最后阐述了相关政策对服务消费提质的推动作用。

今年以来,“AI +”服务消费场景呈现出加速拓展的态势,其覆盖范围广泛,从餐饮服务到智能出游,从养老陪护到医疗保健,为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消费体验,也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服务消费选择。

上午时分,在杭州西湖区金秋家园民生综合体,一只名为“小西”的机器狗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只机器狗可是社区新上岗的“养老陪护员”,此刻它正背着药箱,迈着稳健的步伐去给87岁的施奶奶送药。它就像一位贴心的小助手,精准地完成着送药任务。

除了充当搬运工的角色,“小西”还是老人们的散步好伙伴。当接收到老人发出的“散步”指令后,它会立刻起身,在院子里缓缓走动起来,陪着老人们享受惬意的时光。

据了解,机器狗“小西”目前还处于试运行阶段。杭州古南社区有近1300名老年人,其中独居孤寡老人就有236位。机器狗预计将在今年4月中下旬正式交付使用,届时社区里的老人们将在更多的场景中看到“小西”的身影,它也将为老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陪伴。

中午时分,四川成都高新区的一家中餐馆迎来了客流高峰。店内40多张桌子近200个餐位座无虚席,场面十分热闹。而在厨房里忙碌炒菜的,并非传统的厨师,而是炒菜机器人。开放式的厨房里,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将配菜和调味料放入机器中,然后按照菜谱设定相应的参数。仅仅几分钟后,热气腾腾的菜肴就起锅上桌了。

成都市民乔兴品尝后赞不绝口:“这菜口感很不错,风味上面有厚重度,香气也很足,做得都挺好的。”

在厨房的外立面,除了传统的菜谱招牌外,还有一块智能大屏。大屏上清晰地显示着当前正在炒制的菜品,以及当天的出菜量等信息,让顾客一目了然。

四川某餐饮机器人生产企业负责人黄天勇介绍道:“我们现在服务了接近600家店,其中很多都是国内知名的连锁餐饮公司。”

AI的应用不仅体现在养老陪护和餐饮行业,在诊疗领域也逐渐展开。在浙江的大医院里,记者发现AI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门诊、病房、药房等14个重点场景,为医疗服务带来了新的变革。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陈曦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与教育、医疗、文旅等相关服务业深度融合,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便捷的消费体验,带来更为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服务消费选择。通过AI技术赋能消费领域,打造消费的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有助于激发消费潜能,也有利于推动消费的扩容升级。”

新职业“点燃”服务消费新热潮

随着服务消费的不断发展,一些新职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像“生活服务体验员”“AI辅导员”“养老规划员”等,逐渐成为现代消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探店博主李方平来到了北京昌平,她在这里体验景区开春活动与酒店住宿,并拍摄了一系列游玩与住宿攻略视频。自2022年初投身探店视频创作以来,她已经用镜头带网友们体验了京津冀三地的上百个景点,收获了50多万的粉丝。

李方平会针对不同人群推荐不一样的游玩方式。她介绍说:“比如对养宠物的人士,我就会推荐一些宠物可以出入的商场;针对亲子出游,我会推荐不同的儿童乐园。”

在分享自己真实体验,满足网友信息需求的同时,李方平的视频也成功地将网友们的线上关注转化为了线下的消费热潮。

北京某度假区新媒体事务经理李华龙说:“她的视频,一方面能够帮助游客快速了解景区的特点、亮点,带动景区门票销售。景区也能通过短视频下面网友的一些评论和建议,快速了解到用户的需求,进一步改善和提升服务。”

近日,人社部等三部委发布了新一批新职业信息,其中包括生活服务体验员在内的28个新工种。数百万像李方平这样的探店达人成为了官方认可的“生活服务体验员”。

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探店达人为线下商家带来了总计超过1333亿元收入,直接帮助近144万个中小商家增收超过425亿元。同时,越来越多普通人以探店为业,截至目前,有超过336万人靠探店获得收入。

除了“生活服务体验员”,近年来,随着服务消费的发展,还催生出了“AI辅导员”“养老规划师”“宠托师”“文创策划师”等许多新职业。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连接着消费者与商家,成为了现代消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品质化服务消费需求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共部署了8方面30项重点任务。记者梳理发现,其中,“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包含的重点任务最多。

此次出台的方案,专列“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并给予了最多的篇幅,提出6条重点任务。服务消费的相关行动分别包括,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促进生活服务消费,扩大文体旅游消费,推动冰雪消费,发展入境消费,稳步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

专家表示,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重心从商品转向服务是普遍规律,我国服务消费持续扩大。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陈曦指出:“服务消费是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进一步提振消费的重点领域。通过优化和扩大服务供给,提升消费体验,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多样化、品质化的服务消费需求,增强消费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专家还表示,《方案》提出“支持服务消费场景创新、业态融合、产业集聚”,有助于打破传统服务消费模式限制,为消费者提供多层次、数字化、智能化的服务供给。

此外,此次《方案》专门强调了完善文化旅游、餐饮住宿、养老托育、数字消费等领域标准,这能够为新兴服务领域提供规范和指引,也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服务供给向高品质、标准化方向发展,进一步释放服务消费潜力。

下一步,商务部将围绕文化和旅游消费、数字消费、健康消费等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各地也将推出具体举措。

本文围绕“AI +”服务消费场景展开,介绍了AI在养老、餐饮、医疗等行业的应用实例,展现了其为消费者带来的便捷与多元选择。同时阐述了随着服务消费发展产生的新职业,以及相关政策对服务消费提质的推动作用。这表明当前服务消费领域正朝着多样化、品质化方向发展,未来有望在政策支持下进一步释放潜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服务消费提质,满足群众多样需求,AI与新职业,共绘服务消费新画卷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