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深圳援疆医生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开展下乡巡诊工作的情况,介绍了塔县的地理环境、巡诊行程,以及深圳援疆医生多年来为塔县医疗事业做出的贡献,并配有相关工作照片。
在祖国的西部边陲,有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人们习惯简称它为“塔县”。这里地处帕米尔高原东麓,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山高谷深的地理特征使得村庄分布得十分分散。在这样的环境下,农牧民看病就医面临着诸多困难。不过,来自深圳的援疆医生们挺身而出,他们定期开展下乡巡诊工作,就像一座坚固的桥梁,努力打通医疗民生保障的“最后一公里”,让温暖与健康走进每一位农牧民的心中。
其中,塔县库科西鲁格乡政府距离县城大约90公里。在一个宁静的清晨,参与此次巡诊任务的7名深圳援疆医生,带着满满的关怀和责任,从县城出发了。他们乘坐的车辆在曲折险峻的山路上艰难前行,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抵达了工作地点。这段路程不仅考验着他们的身体,更彰显出他们为了农牧民健康义无反顾的决心。
抵达目的地后,一场充满爱心的医疗行动正式拉开帷幕。这些来自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科、内科、中医康复科等不同科室的援疆医生们,迅速投入到工作中。他们为百余名到场的村民进行了细致的问诊和身体检查,耐心地宣讲卫生健康知识,让村民们了解如何预防疾病、保持健康。与此同时,医生们还与乡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经验传授给当地的医护人员,希望能够提升他们的医疗水平,为当地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医疗人才。对于新生儿、高龄病患等特殊群体,援疆医生们更是贴心地提供上门送医服务,让这些行动不便的患者也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
自2010年开展新一轮援疆工作以来,一批又一批的深圳援疆医疗队和医疗卫生人才如同繁星般汇聚到塔县。先后有十一批次深圳援疆医疗队和30名“柔性援疆”医疗卫生人才来到这里,他们带着技术和智慧,开展技术帮扶、智力援疆和服务民生工作。不仅如此,还有高达1.35亿元的援疆资金投入到塔县的卫生事业中,用于建设塔县人民医院等卫生援疆项目,为改善当地的医疗条件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看,深圳援疆医生乘坐的车辆行驶在新疆塔县县城与库科西鲁格乡政府之间的山路上(3月24日摄),那蜿蜒的山路见证着他们的付出与坚持。
这是3月24日拍摄的新疆塔县库科西鲁格乡卫生院及周边村庄(无人机照片),宁静的村庄因为有了援疆医生的到来而增添了一份温暖与希望。
深圳援疆医生乘坐的车辆行驶在新疆塔县县城与库科西鲁格乡政府之间的山路上(3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那渺小的车辆在大山之间穿梭,却承载着大大的爱心。
在新疆塔县库科西鲁格乡瓦窑本村,深圳援疆新生儿科医生潘千(中)与同事许林森(右)在村民家为新生儿检查身体,并叮嘱养护注意事项(3月24日摄),他们专注的神情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呵护。
3月24日,在新疆塔县库科西鲁格乡卫生院,深圳援疆外科医生刘金煌(右一)为村民检查身体,他手中的医疗器械传递着健康的希望。
3月24日,在新疆塔县库科西鲁格乡卫生院,深圳援疆内科医生黄维超为村民测量血压,那认真的模样让村民们倍感安心。
在新疆塔县库科西鲁格乡卫生院,深圳援疆内科医生张强(右)为村民把脉(3月24日摄),传统的中医诊断方法在这里散发着别样的温暖。
3月24日,在新疆塔县库科西鲁格乡瓦窑本村村民家中,深圳援疆中医康复科医生段静(左)为老人把脉。她的手指轻搭在老人的手腕上,仿佛在传递着无尽的关怀。
3月25日,在新疆塔县人民医院重症病房,深圳援疆医生与当地医生共同为患者检查病情,他们齐心协力,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在新疆塔县库科西鲁格乡瓦窑本村,深圳援疆医生到一名高龄患者家送医上门(3月24日摄),那温暖的身影成为了村民心中最美的风景。
在新疆塔县库科西鲁格乡卫生院,深圳援疆新生儿科医生潘千(左一)与村民、乡卫生院医护人员交流(3月24日摄),交流的氛围充满了和谐与温馨。
在新疆塔县库科西鲁格乡卫生院,深圳援疆内科医生黄维超(左)为村民诊疗(3月24日摄),他的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患者的关爱。
深圳援疆医生在新疆塔县库科西鲁格乡瓦窑本村送医上门,来访的医生潘千(中)和一位长者拥抱(3月24日摄),这个拥抱仿佛是爱心的传递,让温暖在彼此心中流淌。
3月25日,在新疆塔县人民医院,深圳援疆中医康复科医生段静(中)为当地医生演示针灸治疗。她的演示为当地的医疗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详细介绍了深圳援疆医生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开展下乡巡诊工作的情况,包括巡诊的艰难行程、为村民提供的医疗服务以及多年来深圳在援疆医疗方面的投入和人才支持。深圳援疆医生们克服地理环境困难,为塔县农牧民的健康保驾护航,通过技术帮扶和资金投入改善了当地的医疗条件,体现了无私奉献和责任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