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印发实施《安徽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 +”行动方案》。详细介绍了该方案的目标、主要任务、亮点,以及安徽在人工智能领域已取得的成果等内容。
在3月27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一则重要消息引起广泛关注——《安徽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 +”行动方案》(以下简称为《行动方案》)正式印发并开始实施。这一方案的出台,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人工智能领域激起层层涟漪。《行动方案》为安徽的人工智能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明确提出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深度融合,成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此外,安徽还将有大动作。为了给“人工智能 +”注入强大的创新源头动力,安徽计划建设一批国家级平台。这无疑是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搭建了坚实的基石,让人工智能在这片土地上能够茁壮成长。
着力实施四大专项行动
安徽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对《行动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该方案有着明确的行动目标,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安徽要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多方面的突破。底层能力建设要保持领先地位,这就好比建造高楼大厦,稳固的地基是关键;应用渗透率要大幅提升,让人工智能真正融入到各个领域;产业生态要基本成型,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产业体系;融合应用要集聚成势,让人工智能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到2027年,安徽人工智能向实体经济和社会服务的渗透将加速,成为引领产业提质降本增效、社会服务便捷普惠高效的重要手段。而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引擎。
《行动方案》还明确了主要任务,以模型、算力为基础,就像为人工智能提供了智慧的大脑和强大的动力;以应用赋能为导向,让人工智能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以创优生态为支撑,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安全发展为保障,确保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着力实施底层强基、融合应用、生态构建、安全筑底四大专项行动。在融合应用专项行动中,深度赋能制造业,推动智能汽车、新能源、智能家电等安徽优势产业提质增效,让这些产业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焕发出新的活力;赋能教育、医疗等民生刚需领域,打造领先的软硬件产品并实现产业化,为百姓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同时,打造合肥都市圈人工智能核心产业、长江(安徽)经济带“人工智能 + 制造”、皖北地区“人工智能 + 特色产业”和皖南地区“人工智能 + 文化旅游”等应用集群,形成各具特色的人工智能应用格局。
此外,《行动方案》还提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制定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专项工作举措,吸引和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强化生态聚合,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先导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组织开展“人工智能 +”场景应用覆盖行动,让人工智能在更多场景中得到应用。
建设一批国家级平台
《行动方案》以其为总纲,全省上下将形成“1 + N + X”的“人工智能 +”推进体系,即1个《行动方案》、N个行业应用专项方案和X个区域发展专项方案。这种体系化的推进方式,将确保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和区域得到全面、深入的发展。
《行动方案》主要有“四个亮点”。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持续打造国产自主可控算力底座,支持模型底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设一批国家级平台,为“人工智能 +”提供创新源头动力,让安徽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以场景创新为牵引,推动企业、政府、高校院所等开放更多场景机会,塑造细分行业领域融合应用典型案例,为“人工智能 +”打造应用示范标杆,让人工智能的应用更加贴近实际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企业在资源配置中的优势作用,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引育壮大一批生态企业,为“人工智能 +”构建协同发展生态,形成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以自主可控为保障,加快安全技术研发和应用,建立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自治、社会监督的监管体系,为“人工智能 +”筑牢风险防范根基,确保人工智能的安全、可靠发展。
国家级“示范工厂”数量全国第2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安徽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安徽的工业企业、信息技术企业以及前沿研究机构已经创新研发了一批专业大模型,如“知了”工业品集采、“灵芝”设备运维、“玄视”电力行业视觉识别、国创星云GPT等,这些大模型丰富了产品供给,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同时,安徽汇聚了大量工业数据,累计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70个,其中国家级双跨平台3个、国家级特色平台22个,重点平台设备及点位连接数1023万。通过推动全省双跨型、区域型、行业型、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建立行业数据集,汇集了大量工业数据,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
此外,聚焦“4433”万千亿制造业产业体系,安徽推动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产业基础好、应用场景多的行业率先应用,支持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提升赋能制造业水平。截至2024年底全省累计建成省级智能工厂249个、数字化车间1266个,争创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0个,居全国第2位。这一成绩充分展示了安徽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方面的实力和成效。
本文围绕安徽省出台的《安徽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 +”行动方案》展开,介绍了方案的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引擎。方案明确了四大专项行动等主要任务,还有四个亮点举措,并提到安徽建设国家级平台、已取得的人工智能研发成果以及国家级“示范工厂”数量居全国第2等情况,显示出安徽在推动“人工智能 +”发展上的决心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