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中国足球世预赛展开,分析了国足当前在比赛中的糟糕形势,指出其误判形势、球员青黄不接等问题,同时也看到了从2005年龄段起中国足球出现的反弹希望。
说起来还挺不好意思的,今天又要给杨毅侃球写文章了。上次他们找我约稿的时候,我正觉得自己在乒乓球领域找到了感觉,仿佛踏上了乒乓球发展的快车道,于是很干脆地拒绝了,还振振有词地说:“写足球有啥意思,还是乒乓球带劲。”
谁能想到呢,后来我的账号出了问题,没办法,只能灰溜溜地又回来写了。
1. 中国足球总是误判形势
今天是世预赛的第8个比赛日,这一天也基本给这届国足的世预赛之旅下了定论。国足不仅输给了澳大利亚,而且印尼击败了巴林,这一下子就让国足和印尼的差距拉开到了3分,在净胜球方面更是被甩开了7个。
现在世预赛只剩下最后两轮了,3分的差距就像一道难以跨越的天堑。原本大家都觉得最后两轮拿4分,国足就很有希望杀进小组前四。但现在看来,必须拿满6分才有可能。虽然在第一循环国足确实在印尼和巴林身上拿满了6分,可想要再复制一次这样的成绩,难度实在太大了,毕竟国足在实力上并没有优势。
其实从一开始,我就觉得国足的实力不如印尼和巴林。即便首循环国足连克这两队,我还是坚持这个看法。主要依据是,截至目前,国足在与日本、沙特、澳大利亚的6次交锋中,全部败北。而巴林和印尼在面对这三支强队时,都抢到了5分。这说明人家在和强队对抗时是有一定能力的,而国足在面对强队时却溃不成军。
国足前面能够战胜印尼和巴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运气好。国足赢印尼,是因为印尼把中国队当成了马尔代夫,想一口吃成胖子,战术上冒进了;赢巴林则纯属运气,对手的绝杀被吹无效,我们抓住机会实现了反绝杀。二是裁判比较给力。
但裁判不可能一直都这么照顾国足。现在亚洲足坛是卡塔尔人的天下,卡塔尔队自身都难保,哪有精力管国足呢。毕竟宋凯和刘国梁不同,如果宋凯有刘国梁那样的能力,也不至于在分组抽签时抽到死亡之组。
在这次一周双赛之前,除了日本遥遥领先,澳大利亚积7分,剩下四个队都积6分。这让我们产生了不切实际的想法,居然喊出了“保四争二”的口号。中国足协新归化了两位球员,显然不只是从长远考虑,这次也想一举成功。但实际上,国足和澳大利亚、沙特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争二”简直就是白日做梦,“保四”也困难重重。
在中国足球的舆论场里,很多人只看积分,不看实力。从比赛内容就能看出,国足就是本小组实力最弱的,没有之一。当然,和国足与巴林、印尼交锋时是有一定机会,但想要“4场全取12分”,那也太不切实际了。足球比赛虽然有不确定性,但也不会到让弱队随便就能战胜强队的程度。那些看贬对手、盲目给国足打鸡血的人,要么是不懂球的胖子,要么是不懂球的瘦子。
2. 90后一代是垮掉的一代
昨晚国足惨败给澳大利亚后,很多人把矛头指向了后腰黄政宇,质疑他的能力,也质疑教练伊万的用人。
在金元足球时代,你很难想象黄政宇这样的球员能成为国家队世预赛的首发球员。但这场比赛能怪黄政宇一个人吗?难道只是他一个人不行吗?我更无法想象韩鹏飞能成为首发中后卫。即便蒋光太与朱辰杰双双缺阵,让韩鹏飞出现在那个位置上,也让人十分震惊。
实际上,这场比赛一开始,局势就很明显,澳大利亚随时都可能打穿中国队的防线,双方实力差距巨大。我们国足输球后,总喜欢在局部找问题。以前嫌弃颜骏凌,觉得王大雷更好,可实际上,就算国足拥有巅峰时期的诺伊尔,面对澳大利亚也照样会输。国足让黄政宇、韩鹏飞首发,是因为实在没人可用了,这是个死局,没有办法。
90后这一代球员,可以说是垮掉的一代。91年龄段好歹还有武磊、张稀哲等几个突出的球员。但从93年龄段开始,差不多10年的时间里,中国足球的实力跌入了建国以来的低谷。这一批球员在亚洲基本没有竞争力,历届国奥队都跟不上亚洲的发展步伐。
正因为如此,以前国足大赛我基本都会吐槽,唯独这次我不会吐槽,甚至连主教练伊万我都懒得评价。和四年前不同,上届世预赛李铁带的那支国家队其实是有竞争力的,至少比现在这支强很多。我一直对“李铁发挥出了国足基本实力”这种说法很不屑,李铁是辜负了大家的期望,而伊万现在带领的这支球队本来就没有希望。
对于足协主席宋凯,我也不会批评他。90后球员青黄不接,这不是宋凯的责任,也不是陈戌源、蔡振华的责任,而是2004年中超开启到2012年金元足球拉开序幕这8年的问题。那8年里,假赌黑现象严重,联赛也萎靡不振,让很多本来可以练球的孩子对足球望而却步。现在伊万组建国家队阵容时只能矮子里面拔将军,是因为这批球员从小就先天不足。
体育运动的发展是有周期的,不管是兴盛还是衰落,从原因到结果都有一个滞后期。就拿乒乓球来说,刘国梁现在还在享受蔡振华主事时的红利,而刘国梁主政时后备梯队的隐患,至少要等到洛杉矶奥运会之后才会全面显现。
3. 中国足球反弹在即
在国足又一次在世预赛面临失败的时候,我今天写这篇文章还能保持情绪稳定,不批评、不指责,一个重要原因是,我能看到中国足球强势反弹的希望。这就像我微博炸号后依然对未来充满期待一样。
从2005年龄段起,中国足球开始重新回到亚洲竞争的舞台。05国青前不久在亚青赛上很遗憾地输给了沙特,无缘世青赛。但这支球队在比赛中展现出的内容和战斗力,完全可以和亚洲顶级球队抗衡,不用再像以前那样,让国内不懂球的球评人喊出“死守,想办法偷一个”这种低级的战术。这种理念支撑了一些人很多年,却从来没有成功过。
05之后的国青队情况更让人欣喜,U16、U15国青国少队即便面对日韩球队,也能打得有模有样。中国足球突然有了后备力量,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金元足球时代的正面效应开始显现。那个时代球员能挣大钱,这让更多的家长愿意让孩子去踢球,也让更多的青训机构为了经济利益引进和使用先进的训练方法。我不是要为金元足球翻案,那是一个非常畸形的足球生态,和WTT的赛事一样,不是正常的商业模式,没有可持续性,但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
二是新任足协主席宋凯在为国少队选择教练时,很明智地聘请了合适的外籍教练,尤其是启用日本籍主帅这一点,值得称赞。目前日本足球在训练方法和战术理念上,已经接近甚至达到了世界最前沿的水平。我大胆预言,不久的将来,欧洲四大联赛上将会出现日本主教练的身影。
希望宋凯能坚持这一点,不要被一些土专家误导。当年85国青队在克劳琛手下表现出色,最后被土帅接手后,在08奥运上的表现一塌糊涂。
任何事情,决策都很重要,而决策要基于对形势的准确判断。大概一个多月前,我在微博上喊着“刘国梁下课”,喊得很起劲。杨毅给我发微信泼冷水说:“刘国梁会不会下课,我不清楚,但我敢肯定,你会在刘国梁之前下课。”
结果真被他说中了,后来我的号炸掉了。杨毅还幸灾乐祸地发微信说:“大哥,您不是一直振臂高呼要反饭圈吗?怎么您自个儿被当作饭圈处理了?”从这件事我明白了,在敏感事件的舆论场里,一旦进入白热化阶段,最好躲远点儿,不然很容易受到伤害,不管你是不是正当防卫,只要参与了混战,就可能有麻烦。
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国足球在世预赛中的困境,指出国足误判形势、90后球员青黄不接等问题。同时,也看到了从2005年龄段起中国足球出现的积极变化,如年轻一代球队展现出的竞争力,以及足协在教练选择上的明智决策,让我们对中国足球的未来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