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耒水铊浓度异常,湖南多举措应急管控污染源 湖南耒水流域铊浓度异常,多地联动守护用水安全

本文围绕湖南省耒水流域(郴州 – 耒阳段)铊浓度异常事件展开,介绍了事件的发现、污染源确定、应急处置措施以及目前的水质情况和工作进展。

在3月25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正式对外发布了关于耒水流域(郴州 – 耒阳段)铊浓度异常的应急处置情况通报。这一通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时间回溯到2025年3月16日,湖南耒水郴州 – 耒阳跨市断面的铊浓度检测结果为0.13微克/升,这一数值超出了正常范围。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即0.1微克/升,铊浓度出现了异常。在生态环境部应急办的专业指导下,湖南省以及郴州、衡阳两地迅速启动了应急处置机制,全力应对这一突发环境事件,目前污染源已经得到了有效的管控。

事件发生之后,郴州市和耒阳市立即相继启动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相关部门迅速组织专业力量对耒水全流域进行了采样监测和溯源排查工作。经过紧张而有序的调查,在3月17日,经核实确定污染源为位于郴州市苏仙区的某水泥生产企业。经过深入分析,导致此次铊浓度异常的主要原因浮出水面。原来该企业近日在拆除旧生产线的窑炉时,窑炉内含有铊的灰尘被雨水冲刷,随后经雨水排放口流入了外环境水体,从而引发了这一环境问题。

在近日的应急处置过程中,郴州市将工作重点放在了污染源控制方面。当地相关部门组织力量将涉事企业的废水转运至重金属污水处理厂进行专业处置,同时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防范措施。例如做好场地的防渗处理,防止污染物进一步渗漏;修建应急池,以便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储存和处理污水;砌砖围堰,阻挡污染物的扩散;在厂区主水沟加铺混凝土等,从源头上清除污染隐患。

对于该企业下游的坳上河、郴江及耒水受影响的河段,郴州、衡阳两市在生态环境部和湖南省技术专家的指导下,联合开展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包括控源截流,从源头阻断污染物的继续扩散;投放除铊剂进行针对性治理,降低水中铊的浓度;强化水量调度,保证水体的正常流动和稀释能力;严密监控沿线水质指标,实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全力确保群众饮用水安全。

监测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自3月16日以来,事发地下游各水厂出水铊浓度均严格控制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0.1微克/升以内,这充分说明目前供水安全未受到影响,群众可以放心使用自来水。

目前,整个处置工作正在按照既定的计划有序进行。相关部门将继续密切关注水质变化情况,确保此次环境事件得到妥善解决。

2025年3月16日湖南耒水郴州 – 耒阳段铊浓度异常事件,确定污染源为郴州市苏仙区某水泥生产企业,郴州、衡阳两地采取多种应急处置措施,目前污染源已管控,下游水厂出水铊浓度达标,供水安全未受影响,处置工作正有序开展。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耒水铊浓度异常,湖南多举措应急管控污染源 湖南耒水流域铊浓度异常,多地联动守护用水安全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