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北大湖雪季持续火热,吉黑携手打造冰雪赛事高地,吉林冰雪:以长白山之名,“冷资源”变身“热经济”

本文聚焦北大湖滑雪场开启“春雪模式”,介绍了2024 – 2025雪季北大湖的旅游数据。同时,深入阐述了以长白山为核心的“吉林冰雪走廊”的发展情况,包括其串联的地区、游客选择倾向,以及吉林省在旅游品牌打造方面的举措。还提及了“冰雪 + 百业”的融合模式为吉林冰雪旅游带来的多维度发展,最后讲述了吉黑两省在冰雪赛事合作上的创新举措及发展前景。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惊蛰刚过,北大湖滑雪场便热闹非凡,雪炮齐鸣,正式开启了“春雪模式”。

那一声声雪炮,不仅宣告着这里的雪季依旧火热在线,更仿佛奏响了收获满满的喜气乐章。在2024 – 2025雪季,北大湖预计接待旅游人数将超过100万人次,旅游收入预计可达5.5亿元。对比上一个雪季,接待旅游人数从81.53万人次增长,旅游收入从4.37亿元提升,这一显著的增长态势,彰显着北大湖滑雪场的强大吸引力。

人气是如何拢聚的——

以长白山之“名”,“吉林冰雪走廊”独步天下

在吉林的冰雪版图中,长白山无疑是一颗璀璨的“王炸”。以长白山为中心,向东北方向延伸至延边州,西南方向涵盖白山、通化两市,西北方向则有吉林、长春两市。这六个点位如同珍珠般串联成线,在这个雪季,以冰雪之名,初步展现出“走廊”的独特魅力。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来吉林省的游客中,有76%选择去长白山。其中,64%的游客会先到长白山,然后再前往延边、长春、吉林等地。长白山不仅成为了游客的首选目的地,更摇身一变,成为了重要的中转枢纽。也正因如此,有媒体形象地将“吉林冰雪走廊”称为“长白山冰雪走廊”。

如何以“一山带百业”,让吉林旅游品牌在全国乃至全球叫得更响,吉林省早已开始精心布局。去年6月,长白山世界地质公园正式揭牌,至此,长白山集齐了“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世界地质公园”三张国际名片。同样在去年,吉林池北区长白山滑雪旅游度假地获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使得吉林省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数量达到5个,位居全国之首。

在吉林,玩冰雪可不仅仅局限于冰雪本身。“冰雪 + 文旅”“冰雪 + 非遗”“冰雪 + 体育”等创新模式,为吉林冰雪旅游提供了多维度的发展路径。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融合,成功跳出了传统冰雪观光的单一模式,就像为吉林冰雪旅游装上了强劲的引擎,推动其飞速发展。

“冰雪 + 百业”的理念不断深入实践,一系列新项目、新玩法如雨后春笋般不断落地。这不仅让吉林在全国乃至全球冰雪旅游市场中成功抢占了一席之地,更重要的是,这种创新探索打破了冬季旅游淡旺季的固有壁垒,巧妙地把冰天雪地的“冷资源”转化为蓬勃发展的“热经济”,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全新增长极。

且看吉林冰雪经济全链条在春节期间呈现出的喜人数据——长春冰雪新天地成绩斐然,接待游客量和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89.8%、170.8%。

数据显示,线路发布后,两省互送游客量同比激增230%,跨省旅游收入突破80亿元。山同脉、水同源、地相连、人相亲,“冰雕”与“粉雪”的完美互补催生出了中国区域协同发展的创新样本。

吉黑两省以吉林长白山国际滑雪赛、雾凇冰雪节等雪上赛事,黑龙江哈尔滨国际冬泳、冰上马拉松等冰上赛事为基础,构建了“冰 + 雪”双核驱动的赛事联盟。两省统筹规划赛事日历,避免同质化竞争;联合申办国际顶级赛事,共享场馆设施与裁判资源;推动青少年冰雪赛事积分互认,建立东北统一的人才选拔体系,为国家队输送复合型冰雪人才,共同打造东北亚冰雪赛事高地,推动冰雪运动从区域优势转化为国际竞争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吉黑两省作为国内最优质的冰雪资源聚集区,期待两省能够持续发力,将白山黑水的冰雪魅力带向世界,书写更加精彩的“共富答卷”。

本文围绕北大湖滑雪场开启“春雪模式”展开,介绍了其雪季旅游数据的增长。重点阐述了以长白山为核心的“吉林冰雪走廊”的发展,包括其布局、游客选择及吉林省的品牌打造举措。同时,强调了“冰雪 + 百业”模式为吉林冰雪旅游带来的多维度发展和经济增长。最后讲述了吉黑两省在冰雪赛事合作上的创新,期待两省共同将冰雪魅力推向世界,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和共同富裕。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北大湖雪季持续火热,吉黑携手打造冰雪赛事高地,吉林冰雪:以长白山之名,“冷资源”变身“热经济”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