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ST普利)财务造假事件展开,介绍了其因年度报告重大虚假记载被证监会行政处罚、深交所启动终止上市程序,还提及后续对相关主体的追责及对投资者权益的维护措施。
在3月21日,资本市场迎来了一则重磅消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针对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的上市公司——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ST普利,股票代码300630),依法采取了从严的行政处罚措施。
深入调查发现,*ST普利在2021年和2022年的年度报告中存在重大虚假记载问题。这两年间,该公司连续虚增利润总额合计超过5亿元,并且虚增利润占比超过了50%。如此严重的财务造假行为,已经触及了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情形。就在同一天,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依据相关规定,正式启动了*ST普利的股票终止上市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存在严重财务造假问题的上市公司以及相关责任主体而言,行政处罚和强制退市并非是最终的结局。证监会表示,后续将会同有关部门,推进实施全方位、立体化的追责行动。对于可能涉及的犯罪线索,监管部门秉持着“应移尽移”的工作原则,会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相关规定,将线索移送至公安机关进行进一步处理。
与此同时,对于那些因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而承受损失的适格投资者,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简称“中证投服中心”)将积极发挥其专业作用。中证投服中心会综合运用支持诉讼、示范判决、专业调解、代表人诉讼等多种方式,依法帮助投资者进行维权,全力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此外,证监会还明确表示,将会对相关中介机构的执业行为展开调查,以确保整个资本市场的规范运作。
本文聚焦*ST普利财务造假事件,其2021 – 2022年年度报告重大虚假记载触发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监管部门不仅对其作出行政处罚并启动退市程序,还将推进全方位追责,对犯罪线索依法移送,同时积极维护投资者权益、调查中介机构执业行为,体现了监管层净化资本市场、保护投资者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