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鞍山两人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非遗保护再添佳绩,鞍山非遗保护成果显著:于水龙、刘吉英入选国家级传承人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鞍山的于水龙和刘吉英两人成功入选,同时介绍了辽宁省此次入选情况以及鞍山多年来在非遗保护领域的积极作为和显著成果。

在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对外公布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完整名单。在这份备受瞩目的名单中,来自鞍山的于水龙和刘吉英两位传承人脱颖而出,成功入选。这一消息不仅是他们个人的荣耀,更是鞍山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据悉,此次辽宁省共有17位优秀的传承人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他们所涉及的项目涵盖了8大项14个类别。鞍山入选的两位传承人,于水龙所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辽宁鼓乐,而刘吉英则在剪纸(岫岩满族剪纸)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和杰出的贡献。这两个项目都是鞍山非遗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多年以来,鞍山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始终积极主动、奋勇争先,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早在2008年,鞍山就率先在全省成立了鞍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搭建了坚实的平台。截至目前,鞍山市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已经达到了104项。其中,有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2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1项。

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方面,鞍山市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共有161人。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2人(其中已故2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8人(已故3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21人(已故5人)。这些传承人是鞍山非遗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播者,他们用自己的技艺和心血,让古老的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此外,鞍山市还在非遗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功出版了《鞍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以及《和光同尘——鞍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实录》等专业书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文介绍了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鞍山于水龙、刘吉英两人入选,还提及辽宁入选情况,重点阐述了鞍山多年来在非遗保护领域积极作为,取得众多成果,包括成立保护中心、拥有多项各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以及出版相关理论书籍,展现了鞍山在非遗保护传承方面的突出贡献。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鞍山两人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非遗保护再添佳绩,鞍山非遗保护成果显著:于水龙、刘吉英入选国家级传承人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