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我国在南海东部海域勘探发现惠州19 – 6亿吨级油田展开,介绍了该油田的位置、产出情况,说明了海上深层 – 超深层油气勘探的挑战,还阐述了深层 – 超深层油气资源的特点和前景。
3月31日,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从中国海油传出。我国在南海东部海域勘探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发现了惠州19 – 6亿吨级油田。这一发现意义非凡,它是我国首次探获海上深层—超深层碎屑岩大型整装油田,充分展示出我国近海深层—超深层领域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
惠州19 – 6油田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它位于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距离深圳市大约170公里,这里平均水深达到100米。经过严格的测试,该油田的钻井日产原油可达413桶,日产天然气更是高达6.8万立方米。而且,通过持续不断的勘探,目前已经实现惠州19 – 6油田探明地质储量超1亿吨油当量,这无疑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成果。
在海洋油气勘探这个充满挑战的领域,有着明确的地层划分标准。通常情况下,把埋深超过3500米的地层称为深层,而超过4500米的地层则被称为超深层。海上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面临着诸多难题,高温、高压以及复杂流体带来的多重挑战时刻考验着勘探人员。特别是碎屑岩,它是海上深层储集油气的重要岩石类型,但这种岩石的储层渗透性差,要寻找大型油气田可谓难上加难。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南海东部石油研究院地质总师彭光荣介绍说,近年来,世界新增油气储量中有60%来自深部地层。和中浅层相比,深层—超深层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这里温度高、压力大、油气成熟度高,并且具有近源成藏等优势,这些条件更利于天然气及轻质油的生成。不仅如此,深层—超深层资源量丰富,而勘探程度却相对较低,所以它是未来油气储量和产量增长的重要接替区。
我国在南海东部海域发现惠州19 – 6亿吨级油田这一重大事件,介绍了油田的位置、产出数据等基本情况,分析了海上深层 – 超深层油气勘探的困难,同时强调了深层 – 超深层油气资源的特点和其在未来油气发展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