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黄仁勋主持英伟达“量子日”,量子计算发展与应用前景几何?,英伟达“量子日”:黄仁勋解读量子商用时间,行业交锋引关注

本文围绕英伟达在今年GTC上推出的“量子日”展开,详细介绍了“量子日”推出的背景,黄仁勋对量子商用时间的看法,以及在三场圆桌对谈中与量子计算公司高管们的探讨内容,还提及了量子计算的应用案例、与传统计算的定位辩论等,最后阐述了资本市场的反应和英伟达在量子技术方面的推进举措。

在今年的GTC(GPU技术大会)上,英伟达有了一个全新的举动——首次推出了“量子日”。

这一举措的直接导火索发生在今年1月。当时,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发表观点,他认为量子计算机的实际应用大约还需要20年的时间,觉得15年就实现“为时过早”。黄仁勋的这番“泼冷水”言论,在资本市场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美股量子计算相关股票一度出现下跌态势。同时,也引来了一些量子计算积极推动者的反驳之声。

面对这样的情况,黄仁勋随后决定在GTC上组织量子圆桌会议。外界普遍将这一行为视为黄仁勋的一种“致歉”和“和解”姿态,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一步探讨量子计算的发展进展。

在3月20日的“量子日”活动中,黄仁勋对自己之前关于量子商用时间的判断做出了解释。他以英伟达自身的发展历程作为对比,英伟达花费了超过20年的时间,才打造成如今成熟的计算平台。

所以,在黄仁勋看来:“五年、十年、十五年或者二十年这样的时间跨度,对我来说并不是很长的时间。不可否认,量子计算确实拥有巨大的潜力,大家也都希望它能够带来非凡的影响。然而,这项技术极其复杂,正是由于它的复杂性以及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我原本认为实现它需要多年的时间是理所当然的。”

对于自己的言论引发量子计算股票下跌这一情况,黄仁勋表示十分惊讶。他笑着说道:“我的第一反应是,我不知道他们是上市公司。而且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一家公司的CEO邀请所有嘉宾来解释他为什么错了。这次引领这项前沿技术公司的CEO们第一次齐聚一堂进行讨论,他们可以来解释我之前的观点为什么是错误的。”

在当天的三场圆桌对谈活动中,英伟达可谓是“诚意满满”,邀请到了12家量子企业的代表参加。这些企业包括D – Wave Quantum、IonQ、Rigetti Computing、Alice & Bob、Atom Computing、Infleqtion、Pasqal、PsiQuantum、Quantinuum、Quantum Circuits、QuEra Computing和SEEQC。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场圆桌的嘉宾则是来自微软和亚马逊AWS的代表,这两家科技巨头也在积极研发量子计算领域的技术。

在这三场热烈的对话中,黄仁勋担任主持人的角色,与量子计算公司的高管们深入探讨技术发展问题。在探讨过程中,双方也有一些观点上的交锋,尤其是围绕着量子计算商用这一关键话题。

在对谈中,黄仁勋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并不认同量子计算将被用于日常平凡任务的假设。在他的认知里,大家对量子计算寄予了厚望,应该通过新的方法来解决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同时,黄仁勋还分享了自己在商业上的经验,他提醒大家要避免设立过高、难以触及的目标,而是选择一些可以独辟蹊径解决的问题,争取在早期就取得成功。

简单来说,量子计算是利用量子比特相互纠缠的特性,实现性能的指数级提升,从而可以实现并行的大量计算。这一特性让量子计算拥有独特的优势,能够解决很多经典计算机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在加速制药研发、设计新型材料等领域,量子计算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当前,全球各个国家都在加速推进量子计算的研发工作。

部分参与对谈的嘉宾提到,目前已经有一些初步的应用案例出现。比如利用量子计算提高区块链相关算法的效率,以及利用混合计算方案加速某些模型的训练和推理。

在关于量子计算机和传统计算机定位的辩论中,量子计算的代表们普遍持有一种观点,即量子计算作为一种全新的科学工具,并不会“替代经典计算”,而是应该作为一种辅助工具,与传统计算系统协同发挥作用。

此外,黄仁勋还提前预告,明年同样会举办“量子日”活动。他向嘉宾们提问,明年的活动上将讨论哪些内容。大家的讨论主要还是围绕竞争商用场景展开,例如量子计算可以用于更好地训练人工智能模型,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也有嘉宾大胆预测,明年将看到首个真正的、可量化的AI Agent与量子计算机协同工作的应用案例。

然而,“量子日”的对谈结束后,资本市场的反应却有些出乎意料,部分量子计算股仍然出现了下跌的情况。截至当天记者发稿时,D – Wave股价下跌18.2%,IonQ下跌9.27%,Rigetti下跌9.24%。不过,如果把时间线拉长来看,这三家企业在最近的暴跌之前一直在上涨。比如,自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3月14日,D – Wave和Rigetti Computing的涨幅分别达到了876%、812%。

无论资本市场如何变动,黄仁勋表示,英伟达正在积极与量子计算公司合作,以推进量子技术的发展。在本周的GTC上,英伟达还宣布了一个重要消息,将在波士顿建立全新研究机构——NVIDIA加速量子研究中心,预计于今年晚些时候正式投入运营。据介绍,该中心将整合领先的量子硬件与AI超级计算机,实现加速量子超级计算,致力于攻克量子计算领域最棘手的难题,包括解决量子位噪声、将实验性量子处理器转化为实用设备等。

一方面,英伟达将与Quantinuum、Quantum Machines、QuEra Computing等量子计算领军企业合作,同时联合哈佛量子科学与工程计划(HQI)、麻省理工学院工程量子系统组(EQuS)等顶尖研究团队,共同推动技术突破。

另一方面,英伟达将提供软硬件支持。硬件方面,将部署GB200 NVL72机架级系统,用于量子系统复杂模拟及低延迟量子硬件控制算法的开发,加速量子纠错等关键研究。软件平台将采用CUDA – Q量子开发平台,解决GPU与量子处理器(QPU)的硬件集成难题,助力开发新型混合量子算法与应用。

本文围绕英伟达“量子日”展开,介绍了其推出背景是黄仁勋此前关于量子商用时间言论引发的争议。“量子日”上黄仁勋解释观点并与行业代表深入探讨,涉及量子计算商用、应用案例、与传统计算定位等话题。虽对谈后部分量子计算股下跌,但英伟达仍积极推进量子技术,通过建立研究中心、合作顶尖团队、提供软硬件支持等举措,展现了其在量子计算领域的决心和布局。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黄仁勋主持英伟达“量子日”,量子计算发展与应用前景几何?,英伟达“量子日”:黄仁勋解读量子商用时间,行业交锋引关注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