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 2025 年 3 月广东多所高校举办的毕业生供需对接活动展开,介绍了招聘会的规模、企业的引才策略、创新元素以及高校的就业服务举措,展现了广东就业市场的活力和政策对就业的推动作用。
在阳光明媚的三月,南方医科大学的校园里热闹非凡,一场关乎众多学子未来的招聘会正在这里火热进行着。
今年 3 月,教育部办公厅及时发布了《关于开展 2025 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的通知》,犹如一盏明灯,引导着高校毕业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求职的浪潮中。在广东“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的有力引领下,3 月 22 日这一天,广州的多所高校纷纷行动起来,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高校,在线上线下同时开展了 2025 届普通高校毕业生系列供需对接活动,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招聘会上,企业求贤若渴的心情溢于言表。为了吸引优秀人才,它们纷纷亮出了“安居补贴”“创业扶持”等政策“杀手锏”,仿佛在向天下英才发出热情的邀约,希望他们能如同“孔雀东南飞”一般来到广东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而高校也没有闲着,积极做好各项保障工作,持续完善就业工作体系,努力搭建高质量的就业平台。整个招聘现场热气腾腾,呈现出人才与产业“双向奔赴”的美好景象,同时也释放出政策协同发力、稳就业促发展的积极信号。
现场:多校招聘会吸引众多学子应聘
3 月 22 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南方医科大学承办的“广东省 2025 届普通高校毕业生系列供需对接活动——医学类急需紧缺人才综合专场”,在南方医科大学校本部盛大举行。此时的岭南大地,春意盎然,众多英才汇聚于此。
本次活动功能丰富,集医学人才招聘对接、政策解读、行业推广、校企交流、平台宣介于一体。来自全国 17 个省市的 334 家用人单位携 1798 个岗位到场参会,需求人数近 1.2 万人。招聘岗位的范围十分广泛,不仅涵盖了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中医学、检验医学等多个传统医学领域,还涉及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研发等新兴领域,充分展现了医疗卫生健康行业的发展趋势与需求现状。
与此同时,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的招聘会上,超 230 家单位提供了 9000 多个职位。这些职位涵盖了教师、技术研发、管理培训生、公益服务等多个方向,教育、科技、金融、制造、公益等 20 个领域同场招聘,能够满足师范生与综合类毕业生的多元需求。岗位的辐射范围也很广,涉及珠三角、粤东、粤西等多个城市,既兼顾了核心城市的发展机会,也为地方区域提供了就业选择,支持毕业生进行灵活就业。
在华南农业大学,由广东省食品学会、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举办的“2025 年春季广东省食品行业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也顺利举行。本次供需见面会积极响应“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共吸引省内外 110 余家企业参与,提供岗位超 2000 个,涵盖食品研发、生产管理、质量检测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充足的企业和岗位数量,让广东成为了工作机遇与高端人才的“聚宝盆”。比如,南方医科大学的招聘会吸引了来自全国 98 所高校的近万名毕业生前来应聘;华南农业大学招聘会也吸引了来自省内 40 余所高校的 3000 余名毕业生到场竞聘,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
企业:出招引才诚意满满
为了在招聘会上招揽到优秀人才,企业们可谓是各出奇招。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陈磊介绍,学校今年联合广州番禺、东莞茶山等地人社部门提前摸排企业需求,确保岗位与食品专业高度匹配。并且,学校还为参会企业和毕业生现场贴心提供能量补给,做好招聘服务。
在华农招聘会上,有的企业现场开通“即面即签”快速通道,为通过初筛的毕业生直接发放录用意向书,这一举措吸引了众多毕业生,不少摊位前排起了长队。还有的企业将烘焙糕点搬到展位,邀请学生试吃并讲解生产工艺,这种独特的方式既展示了企业文化,又拉近了与求职者的距离。
“今年企业类型更丰富了,既有传统食品龙头,也有新兴健康品牌,我的研究方向刚好契合!”华南理工大学硕士毕业生小张在面谈后收获了两家企业的复试邀请,心情十分愉悦。来自五邑大学的毕业生小陈感慨:“从江门坐包车过来很方便,现场指引清晰,还能‘一站式’投简历多家企业,省时省力。”
在南方医科大学招聘会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除了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外,对于高层次人才还实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议”政策,从薪酬待遇、人员配备、科研平台、配套经费、住房保障等方面均给予支持。医院组织人事处党支部书记李瑛表示,医院分类实施针对领军人才、杰出人才、骨干人才、青年人才的人才培育工程,对潜在人才给予支持鼓励、精心指导,加快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夯实“人才高原”,突破“人才高峰”。
华南师范大学招聘会还专门开设农村从教与公费师范生专场,广东省 20 个地市教育局悉数到场,提供丰富的农村从教与公费师范生岗位。同时,广州市南沙区教育局、河源市河源中学等教育局和学校提供多个岗位,覆盖初高中全学科。此外,心理教师、劳动教育教师等岗位需求激增,部分岗位招聘规模显著;双语教学、特殊教育、国际课程教师等方向开放,契合教育创新趋势。
创新:“人工智能”成招聘会亮点
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相关人才的需求也持续增长。在南方医科大学招聘会现场,这种趋势体现得十分明显。
南都记者了解到,来自广东本土的一家大型医药企业,已开始充分利用大数据和 AI 技术,推动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应届毕业生小刘非常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就业机会,日常除了课堂学习还积极参加人工智能相关的实习工作。他说道:“今天招聘会有很多知名的科技公司、制药公司,提供了人工智能相关岗位。用人单位不仅要求我们掌握扎实的算法能力,还要求对医药领域有知识储备。希望自己能在面试中更好地进行展示,取得满意的 offer。”
除了供需双方,南方医科大学也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创新性地设置了 AI 面试体验区和 AI 简历诊断区。AI 模拟面试被誉为“私人面试教练”,能够模拟超真面试场景,精准对标单位面试问题,并能解锁多维面试能力报告,帮助同学们提升面试技巧。AI 简历诊断服务则包含了简历模板库的使用、简历的诊断与优化、推荐岗位和简历投递服务。
南方医科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刘东卫表示,AI 面试技术不仅能根据应聘者的能力素质和求职意愿,通过平台算法优化,进行信息精准推送,实现企业和应聘者间的精准匹配,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有效掌握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变化,为优化服务提供支撑,更好推动就业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高校:打造优质就业服务平台
一天三场岗位丰富、针对性强、特点鲜明的招聘会,展现的既是“孔雀东南飞”的吸引力,也是广东高校持续提高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成功率的保障力。
南方医科大学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学校每年举办两场大型供需对接活动,近 3 年共计服务参会单位 2000 余家,提供就业岗位超十万个。同时,学校还每年举办近 200 场线下宣讲会,接待用人单位近 300 个,吸引了上海、浙江、海南、深圳、厦门等 30 多个省市卫生健康委(局)组团来校招聘。
学校还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2024 年共计完成访企拓岗 610 家单位,新增就业岗位 4981 个。通过举办职业生涯体验周活动,建立独立面试室及职业咨询网上预约系统,组建就业信息服务队等举措,打造就业工作合力,实现“企业进校园、岗位进校园、服务进校园”,让毕业生“少跑腿、多选择”,降低毕业生求职成本。
本文详细介绍了 2025 年 3 月广东多所高校举办的毕业生供需对接活动。从招聘会的规模和岗位设置来看,涵盖了多个领域和地区,满足了不同毕业生的需求;企业为吸引人才各出奇招,提供了优厚的条件和创新的招聘方式;高校积极利用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同时持续完善就业工作体系,降低毕业生求职成本。这些举措共同展现了广东就业市场的活力和政策对就业的积极推动,有助于实现人才与产业的“双向奔赴”,促进就业市场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