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警惕!儿童抽动症症状及应对策略曝光,演员雅琦儿子患抽动症,家长如何应对儿童抽动难题?

本文围绕演员雅琦儿子糖豆4岁确诊抽动症这一事件展开,邀请专家探讨儿童抽动症相关问题,包括症状表现、不及时治疗后果以及家长如何配合治疗等内容。

视频时间:03:32

近日,演员雅琦在分享自己育儿日常点滴时,向大家透露了一个令人揪心的消息。她与TVB演员李子雄所生的儿子糖豆,在4岁时突然被确诊患上了抽动症。此消息一经曝光,瞬间在网络上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和关注。孩子到底出现哪些症状时,有可能是患上了抽动症呢?如果孩子真的不幸确诊,家长又该如何正确应对呢?带着这些疑问,上游新闻健康微课特意邀请了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李凯,来和大家深入聊一聊关于儿童抽动症的那些事儿。

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抽动症

抽动症,医学上又称抽动障碍,它是一种神经系统发育方面的障碍性疾病。在患病比例上,男孩子的患病率要高于女孩子,并且好发于4 – 12岁这个年龄段。据相关数据统计,其患病率为0.52%,这意味着每10000人中大约会有52人患上抽动症。

那么,抽动症具体有哪些症状表现呢?通常情况下,头面部是最早出现症状的部位。孩子可能会频繁地皱眉、不停地眨眼、不自觉地耸鼻等。随着病情的发展,如果症状逐渐加重,孩子还可能会出现甩手、跺脚、踢腿等肢体动作。而且,抽动的次数一天可能会有十几次之多,每次发作都没有明显的规律。更为特殊的是,患者还会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比如清嗓子声、猴叫声、鸡叫声、打嗝声等,甚至个别孩子还会出现骂人、说脏话等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

治疗不及时可能造成哪些后果?

抽动症的发作往往与心理压力密切相关。比如,家庭管教过于严格,孩子长期处于一种紧张、压抑的环境中;或者学业压力过大,孩子背负着沉重的学习负担,这些都可能导致抽动症的症状进一步加重。此外,抽动症患者还可能伴随有轻至中度的行为异常。例如,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容易分心走神;学习能力变差,成绩下滑明显;出现强迫行为,如反复检查物品、洗手等;情绪上焦躁不安,容易发脾气;甚至还可能出现破坏行为,如损坏物品等。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一般来说,孩子的智商不会受到抽动症的影响。

若孩子确诊家长该如何配合治疗?

对于症状比较轻微,并没有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造成明显影响的情况,一般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而对于那些症状已经影响到孩子日常生活、学习或社交活动的中重度抽动障碍患者,则需要进行药物和心理的综合治疗。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作为孩子的父母,尤其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的方面。首先,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呵护,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可以陪同孩子一起进行互动游戏,通过这些游戏来锻炼孩子的自控力和注意力。当孩子抽动症状发作的时候,千万不要去强化这些症状,要做到“视而不见”,避免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和负担。

在饮食方面,要注重营养的合理搭配,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同时,要保障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让孩子的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另外,也要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减少孩子与电子产品的接触时间。对于孩子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家长要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的疏导,帮助孩子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总的来说,抽动症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综合的管理过程。父母的耐心、理解与支持对于孩子的病情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通过家庭、学校、医院等各方面的协作配合,大多数孩子都能够逐步缓解症状,健康快乐地成长。

本文以演员雅琦儿子确诊抽动症为切入点,介绍了儿童抽动症的症状、不及时治疗的后果以及家长配合治疗的方法,强调了抽动症康复需长期综合管理,父母的支持对孩子康复意义重大。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警惕!儿童抽动症症状及应对策略曝光,演员雅琦儿子患抽动症,家长如何应对儿童抽动难题?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