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原州区“山水工程”: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力,宁夏原州小沟村:“山水工程”绘就乡村新画卷

本文聚焦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中河乡小沟村及原州区整体的生态变化,详细介绍了“山水工程”的实施情况及其带来的积极影响,包括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提升生态系统质量等。

3月19日,当我们走进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中河乡的小沟村,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便展现在眼前。村里的房屋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宽敞的道路四通八达,河道两侧干净而整齐,呈现出一派和谐的景象。此时正值春播前夕,村民们正忙碌地在田地里回收处置残留地膜、平整土地,田间地头一片繁忙的劳作氛围。

小沟村全新修葺的水渠。 赵睿 摄

村民王宁回忆起过去的情景,感慨万千。“我们村河道两边以前坑坑洼洼、杂草丛生,防洪能力不足,耕地水土流失严重。”但如今,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河道变宽了,水流更加顺畅;水渠也得到了精心的修缮,灌溉变得更加便利。这些改变让村民们的收入有了稳定的提升,日子越过越红火。

而这一切变化的背后,离不开原州区“山水工程”项目的大力实施。该项目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更为他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原州区生态环境日渐变好,吸引许多野生动物栖息。 董浩 摄

2023年6月,宁夏黄河流域六盘山生态功能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成功入选国家“十四五”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山水工程”始终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的理念,对六盘山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原州区共有“山水”项目19个,保护修复治理面积达3.87万公顷。在“山水工程”项目施工期间,原州区全力以赴推进项目施工有序开展。相关人员全力抓安全、保质量、赶进度,全员按下抢时争效的“快进键”,努力实现生态修复与民生福祉的同步提升。目前,多个重点项目进展十分顺利。

在清水河源头国土综合整治(清水河左岸片区)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忙碌地在河道两侧铺设格宾石。他们熟练地使用专业的工具和技巧,确保每一块石头都稳固地放置在预定的位置上。随着格宾石逐渐覆盖河岸,原本裸露的泥土被一层层坚固的石层所取代,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防护屏障,有效地保护了河岸。

据项目负责人马学林介绍,“清水河左岸片区项目区分布在清水河左岸支流冬至河流域,总投资4538万元,修复和治理面积791公顷,涉及原州区中河乡和彭堡镇2个乡镇,于2024年9月开工。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75%。”通过实施沟道治理、村庄整治和水源涵养林三大工程,该项目有效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提高了水土保持能力,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沟道输水泄洪能力。

从水土流失治理到水资源高效利用,从地质灾害防治到农村基础设施升级,随着“山水”项目和各类生态修复项目的不断推进,原州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清水河流域的治理不仅提升了水源涵养能力,还吸引了众多野生动物栖息,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丰富。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中河乡小沟村在“山水工程”实施后发生的巨大变化,包括河道、水渠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村民收入的提升。同时介绍了原州区“山水工程”的整体情况,如入选国家项目、多个项目推进顺利等。通过具体项目案例,展示了“山水工程”在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凸显了该工程对原州区生态环境和民生福祉的积极影响。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原州区“山水工程”: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力,宁夏原州小沟村:“山水工程”绘就乡村新画卷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