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中药代煎展开,介绍了虹口区消保委与上海中药行业协会举办的中医药文化消费体验活动,带领大家了解智慧中药房的运作模式、代煎流程以及本市在智慧医疗体系下对中药质量的把控措施,还提及了消保委为提升消费者对中医药认知与信任的后续计划。
当你在医院配了中药,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是选择自己回家精心煎药,感受那传统的韵味;还是倾向于便捷的代煎服务呢?相信不少人都会对这“神秘”的代煎过程充满了好奇。
在3月28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药文化消费体验活动在益大中医药健康产业园热闹开展。此次活动由虹口区消保委(上海市消保委健康消费办)与上海中药行业协会联合举办,主题为“体察放心中药、共筑满意消费”。
在体验活动中,大家跟随着上海中药行业协会工作人员的脚步,走进了益大健康产业园的智慧中药房,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数字化 + 中医药”新模式体验之旅。记者在智慧中药房内看到,中药从浸泡到煎煮的整个过程已经实现了高度自动化。智慧中药房在接收到来自本市医疗机构的处方后,系统会迅速且精准地自动调配处方中的中药,每一个药箱都对应着一张独特的处方。目前,大约80%的调配环节都由自动化设备高效完成。不过,对于一些具有较强粘性的中药材,还是需要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进行人工精准补配,以此来确保每一副药的药效。
值得一提的是,每个处方所需的浸泡水量都是不同的。
完成调配后,药材会先被有序地送入煎煮设备进行浸泡,之后再正式进入煎煮阶段。整个过程都是在严格控制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进行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药液的质量。目前,益大智慧中药房内一共有500口锅可以同时进行煎药,每单从浸泡到煎煮完成平均需要1.5小时,每天大约能够处理3000至4000张处方。这种全流程的智能化管理方式,不仅大大提高了煎煮效率,还确保了药液质量的稳定,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中药服务。消费者代表陈女士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我们拿了中药要自己煎,但是火候很难掌握好,药效也容易受到影响。现在智慧中药房通过精准煎煮、标准化包装,既省去了我们复杂的操作,又能更好地保障药效。今天看了整个代煎药过程,我真的很放心。”
这里500口锅同时煎药的场景十分壮观。
近年来,本市一直在积极探索智慧医疗体系,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实现了中药饮片来源可知、去向可追、质量可查、责任可究。据上海中药行业协会秘书长孙帆介绍,现在消费者可以通过“中药安心达”查询饮片药品名称、加工信息、代煎状态、配送以及物流信息等丰富内容。孙帆表示:“消费者对中药质量的信任,来源于每一个环节的严格把控。溯源系统就像一张‘身份证’,现在消费者只需动动手指,就能清楚地看到药材的来源、质量等详细信息。”
当天,区消保委(上海市消保委健康消费办)还针对“如何提升消费者对中医药的认知与信任”“如何进一步保障中药质量安全”等重要话题召开了交流座谈会。区消保委(上海市消保委健康消费办)指出,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今,消费者仍然对中医药存在一定的认知盲区,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接下来,区消保委会同行业协会将加强科普宣传,让消费者明白如何正确选择、如何合理使用中药,减少消费误区,让放心中药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本文通过介绍虹口区的中医药文化消费体验活动,展示了智慧中药房的代煎流程和优势,以及本市对中药质量的把控措施。同时,区消保委和行业协会将加强科普宣传,提升消费者对中医药的认知与信任,推动放心中药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