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中国篮球名人堂:老一代的期许与后辈的担当,名人堂里的篮球传承与奋进力量

本文聚焦中国篮球名人堂入堂仪式,探讨在当下中国篮球处于历史低谷时举办该仪式的意义,并通过多位篮球前辈及其后辈在仪式上的故事和话语,展现老一代篮球人的奋斗精神和对后辈的期望,呼吁当下篮球人接续奋斗。

【声音】

“中国篮球曾经有多好?答案就在篮球名人堂入堂仪式的故事和妙语里。”这是一则有关中国篮球名人堂报道中的话语,我对其十分欣赏。

如今的中国篮球状况远称不上理想。虽说用“一地鸡毛”来形容或许有些夸张,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篮球正处于历史低谷,这一点大家应该都没有异议。

然而,就在这样的低谷时期,却依然要大张旗鼓地举办名人堂入堂仪式,将仪式感和氛围感拉满,这其中究竟有何意义呢?其实,举办名人堂并非是要向世人炫耀我们祖上曾经“阔过”。恰恰相反,是希望通过纪念和追忆前辈们的过往,让后来者看到他们曾经是如此执着且坚韧地努力。从而激励后来者汲取前进的动力,鼓起追赶的勇气,早日让中国篮球追上世界的脚步,甚至达到世界最高水平。正所谓“往者可鉴,来者可追”,倘若中国篮球名人堂能起到这样的效果,那可真是功莫大焉。

在最新一期的名人堂入堂仪式上,有一个场景既温情又发人深省。那就是81岁的前国手吴忻水和他101岁的父亲、入堂人物吴成章之间的互动。

吴成章老人曾参加过1948年奥运会,他入围了去年启动的“中国篮球先行者”名单,并且是唯一在世的“先行者”。吴老现居住在上海,考虑到父亲年事已高,在北京的长子吴忻水便代为参加入堂仪式。

在仪式现场,吴忻水首次当众透露,父亲曾经并不看好他的篮球生涯,还说“就你这个材料,大马路上一卡车一卡车地拉”。但结果呢,吴忻水不仅在篮球领域打出了名堂,还成为了八一队和国家队的主力队员。

针对此事,吴老在视频里借机回敬儿子:“吴忻水,是有点遗传因子嘛,实事求是。说我不同意他(打篮球),是冤枉我。忻水,你得知道咱们中国有句老话:姜还是老的辣。我当选过十佳运动员,你也当选过十佳,但是我排第一,你排倒数第一。我今年又进了名人堂,而你,还得等一等。”这句话引得现场哄堂大笑。儿子吴忻水也毫不示弱,在致辞最后“反击”父亲:“今天老爷子要这个(名人堂)徽章的话,那我也让他再等一等。”

虽然是玩笑话,但吴忻水对父亲的篮球生涯还是打心底里服气的。他说:“我始终相信,正是因为有一批像我父亲这样的‘小阿弟’一起创造了20世纪40年代上海篮球的黄金年华,那些赤脚追梦的球员,也踩出了中国篮球夯实的地基……老一辈弯下的腰,撑直了今天中国篮球的脊梁。”

无独有偶,新中国第一代篮球国手李汉亭的小儿子李向诚替父亲领取了名人徽章。他在仪式上分享了父亲记在训练手稿中的一段话:“攀登世界高峰是我们的职责,我们一定要振奋革命精神,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志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努力、善于创新。这是我们篮球界的行动指南。”

这些豪言壮语,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可能会觉得有些陌生和遥远。但正如李向诚感慨的那样:“我父亲那代篮球人看过世界,了解我们曾经与世界的差距。所以他用自己的方式兢兢业业地追赶,哪怕只做一块砖,一点点把砖垒起来,是为了能将中国篮球托举到真正与世界比肩的高度!”

替父亲马清盛领奖的马越回忆父亲时说的一句话,可能更具体、更直观:“那时候父亲常挂在嘴边的就是,‘没有听到肉响的训练课,不是好的训练课’。”

曾被誉为亚洲最佳二中锋的巩晓彬在当天的入堂仪式上回忆过去时,既有幽默的“凡尔赛”,但更多的还是对后辈语重心长的寄望。他说:“我想说,年轻的球员,别总把眼光放在国内,只有走出去才能代表中国!大家一定要努力!拼搏!奋斗!只有球打得漂亮,自己脸上有面儿!球迷大家都有面儿,国家才会有面儿!”

这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入堂仪式。在欢声笑语的背后,我们更能听到其中蕴含的忧患意识,听到深入的思考,听到老一代篮球人的执着与奋斗精神,也听到了他们对后来者的殷切期望。当老一辈篮球人弯下腰撑起中国篮球的脊梁,当他们把自己化作一块块砖垒起中国篮球的地基,面对如今中国篮球的历史低谷,今天的篮球人又怎能不深刻反思,继续奋勇拼搏呢?

本文围绕中国篮球名人堂入堂仪式展开,分析了在篮球低谷期举办该仪式的意义,通过讲述吴忻水父子、李汉亭之子、马清盛之子以及巩晓彬等在仪式上的故事和话语,展现了老一代篮球人的奋斗与担当,呼吁当下篮球人传承精神、接续奋斗,让中国篮球早日追上世界步伐。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中国篮球名人堂:老一代的期许与后辈的担当,名人堂里的篮球传承与奋进力量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