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许昌枯井遗骸引发关注,严谨核查身份进行中

本文围绕河南许昌市襄城县一枯井内发现近百具遗骸这一事件展开,报道了事件登上热搜、遗骸可能是抗日英烈遗骸的猜测,以及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应对措施和后续调查方向。

遗骸发现现场(图源@余浩BUG 央广网发)

近日,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3月31日,媒体报道了“河南许昌市襄城县一枯井内发现近百具遗骸”的事件,该话题迅速登上了微博热搜。一时间,各种猜测和讨论甚嚣尘上,另有媒体提出,这些遗骸有可能是抗日英烈的遗骸。

央广网记者第一时间对此事进行了深入了解。目前,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已经迅速启动了遗骸身份核查工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截至目前,这些遗骸尚未被认定为烈士遗骸。

据媒体进一步披露,此次发现的遗骸呈现出一些特殊的状况。多具头骨存在子弹贯穿伤,腿部等部位也有明显的断裂痕迹。为了能够更准确地确认这些遗骸的身份以及寻访他们的亲属,部分遗骸已被送往郑州大学实验室。在那里,专业人员将通过先进的骸骨分析和头骨复原技术,尝试还原出他们生前的样貌,为后续的调查工作提供有力的线索。

4月1日,许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和褒扬科科长邵胜杰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局已经向襄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方面要保护好遗骸发现现场,确保现场的完整性和原始性,为后续的调查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要成立专门的工作专班,全面启动DNA检测以及史料核查等工作。邵胜杰强调,在整个调查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草率地作出结论。他指出,认定烈士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法定程序,当前的工作重点是严谨地核实遗骸的身份以及他们的牺牲背景。至于这些遗骸是否与抗日战争相关,都需要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之后才能作出科学、准确的结论。

河南许昌襄城县枯井发现近百具遗骸一事引发社会关注,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启动身份核查工作,部分遗骸送往实验室分析,同时强调认定烈士需严谨按程序进行,目前遗骸身份及与抗战关联尚待调查明确。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许昌枯井遗骸引发关注,严谨核查身份进行中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