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苏州市发布的《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相关内容,包括其提出的规范异地办案协作等举措,以及当天召开的2025苏州苏商大会发布的其他政策措施,还提及了打造法治环境的具体做法和过往人民日报对违规执法的评论。
在3月29日这一天,苏州市正式发布了《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以下简称为《行动方案》)。该《行动方案》意义重大,旨在为苏州的企业发展营造更加优质的环境。其中有一项重要举措,就是要规范异地办案协作。具体而言,会归口接收、审核异地公安机关来苏办案协作请求,以此确保办案协作的规范化和有序化。
同样是在3月29日,以“苏州最舒心 同心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苏州苏商大会顺利召开。在此次大会上,除了发布《行动方案》之外,还发布了《关于加快集聚青年人才的若干措施(试行)》,并且推出了“百万人才新增计划”“百校千企联盟”“百亿人才基金”等一系列有利于人才集聚和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一系列举措,无疑为苏州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根据“苏州发布”微信公众号的消息,《行动方案》围绕优化市场环境、创新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这五个重要方面,推出了共计15个方面的具体举措。这些举措全面且细致,涵盖了企业发展的多个维度。
其中,在打造稳定透明的法治环境方面,苏州更是下足了功夫。苏州将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完善“三跨四清单”模式,并且强化AI信息化支撑。在此基础上,还推行涉企行政“检查码”,这样一来,就能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的高效检查模式,大大减少了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
在规范异地办案协作方面,除了归口接收审核异地公安机关来苏办案协作请求之外,还会加大办案程序规定宣讲力度。通过畅通警企联络渠道,指导支持企业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让企业在面对法律问题时能够有更清晰的方向和更有力的保障。
同时,苏州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法庭优势,包括苏州知识产权法庭、破产法庭、国际商事法庭、劳动法庭、互联网法庭、数据资源法庭这6个专业法庭。通过协同合作,完善“融诉驿站(融合法庭)”规范化建设,为企业提供高水平的司法保障,推动企业纠纷能够高效解决。此外,还引导商事调解组织规范发展,推进“苏解纷”非诉服务进企业、园区、商会,优化“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解决平台,让企业在遇到纠纷时能够有更多的解决途径,实现调解、仲裁、诉讼服务的多元选择、一键直达。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人民日报评论部公众号曾刊发《“远洋捕捞”式违规执法的黑手必须斩断》一文。评论中明确指出,在法治经济、法治社会的大背景下,任何企业违法违规都要严格执法、追究责任,这是基本要求。然而,执法办案的程序必须公正。像违法违规异地抓捕民营企业家,查封、冻结甚至划转外地企业和个人财产的行为,严重侵害了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侵蚀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不仅是对法治的破坏,也是对一地营商环境的污染,必须依法依规予以清除。
3月29日苏州发布《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其中包括规范异地办案协作等多项举措,还介绍了当天苏商大会发布的人才政策。同时阐述了打造法治环境的具体做法,并提及人民日报对违规执法的评论,体现了苏州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积极努力和对企业合法权益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