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中国人寿“举牌”电投产融:耐心资本的价值凸显

中国人寿在电投产融资产重组过程中“举牌”成为其股东的事件,介绍了此次重组的情况、中国人寿此前对电投核能的投资,以及此次投资从另类投资转为股票投资的意义。

保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再度展现出其独特的投资魅力,近期又有一个典型案例浮出水面。

当下,电投产融(股票代码:000958)的资产重组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人寿作为此次置入资产电投核能的股东,将在这一过程中成为上市公司电投产融的股东,并且对其进行“举牌”操作。

3月18日,中国人寿在公司官网以及保险业协会官网正式公告了相关的举牌信息。

回溯到2018年,中国人寿就以战略眼光投资80亿元对电投核能进行了增资,当时这属于另类投资项目。而如今,随着电投核能被“装入”上市公司电投产融,中国人寿的这笔另类投资将顺利转为股票投资。这一转变不仅提升了资金的流动性,还为资金的增值创造了良好条件。

中国人寿“举牌”电投产融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产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即电投产融,000958)披露了重组报告书(草案),并针对股东权益变动发布了提示性公告。

电投产融计划通过资产置换以及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简称电投核能)100%的股权,同时置出国家电投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简称资本控股)100%的股权,并且募集配套资金。

在本次交易之前,电投产融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而在本次交易完成之后,其控股股东将变为国家核电,不过实际控制人依然是国家电力投资集团。

假设不考虑募集配套资金的情况,以2024年12月31日的持股情况为基础,本次交易前后,电投产融的股权结构发生了如下变化:

近日,中国人寿也发布了举牌公告。公告显示,中国人寿以持有的电投核能26.76%股权作为对价,认购电投产融增发的股份,整个过程不存在资金支付的情况。

在本次权益变动之前,中国人寿持有上市公司电投产融股份32.15万股,其一致行动人国寿资产公司通过受托管理的产品持有上市公司股份13.42万股,双方合计持有上市公司股份45.57万股,占本次交易前上市公司总股本的0.00814%。

2018年的另类投资

此次被置入上市公司的电投核能,曾经名为“中电投核电有限公司”,同样隶属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旗下。早在2018年,中国人寿就对其进行了增资入股,当时出资高达80亿元。

据公开消息,2018年12月4日,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签署了中电核债转股增资协议。按照协议,中国人寿出资80亿元对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下属公司中电投核电有限公司进行增资。这笔增资款主要用于偿还债务,帮助企业降低负债、去除杠杆,为中电核的绿色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了国家电投核电业务的长远发展。据悉,该债转股项目是由国寿资产公司受托实施的。

据中国人寿披露的信息,截至2025年3月11日,该公司投资电投产融股票的账面余额为0.02亿元,占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末总资产的比例为0.00003%。按照本次交易方案,中国人寿本次交易拟获得的上市公司股票的金额为152.86亿元(按照定价基准日2024年10月19日上市公司股价3.53元/股计算),上述金额合计为152.88亿元,占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末总资产的比例为0.24%。

中国人寿明确表示,将本投资纳入股票投资管理范畴。

在去年11月底由证券时报社主办的论坛上,国寿资产副总裁赵晖曾就耐心资本如何获得较好回报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保险资金在投向实体领域的过程中,“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举例介绍了接力、陪伴、主导等方式。其中,国寿2018年投资80亿元增资电投核能,就是他所介绍的“陪伴”式投资的一个典型案例。

他当时表示,随着2024年10月上市公司电投产融宣布与电投核能的资产重组,中国人寿的这项另类投资,既成功解决了流动性问题,又实现了价值的倍增,充分体现了耐心资本的价值,这就是“陪伴”式投资发挥的重要作用。

本文围绕中国人寿“举牌”电投产融这一事件展开,详细介绍了电投产融的资产重组情况,以及中国人寿早在2018年对电投核能的增资投资。随着电投核能被置入上市公司,中国人寿的投资从另类投资转为股票投资,既提升了流动性又实现了价值增值,凸显了保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的独特优势和价值。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中国人寿“举牌”电投产融:耐心资本的价值凸显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