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广东近期气温升高冲上热搜展开,指出随着气温上升,蚊虫活动增加,登革热预防成为关键。文中介绍了登革热的相关信息,包括定义、症状,还给出了预防登革热的具体措施,并邀请读者在评论区分享驱蚊方法。
近日,广东的气温情况成功冲上了热搜。气象预报显示,广东的最高气温即将蹿升至30℃。这一消息让不少广东人开始翻箱倒柜,把压箱底的短袖都拿了出来。不过,相较于炎热的天气,更让广东人感到担忧的是,随着气温升高,蚊虫又要出来“活跃”了。
民间有句俗语“春季灭蚊早,夏季少被咬”,如今又到了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时期。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数据,在2025年第10周(3月3日至3月9日),全省新增报告了1例登革热病例。这是一例输入病例,由广州市报告(按照现住址统计)。
专家提醒,对于打算前往境外旅行的居民而言,一定要提前了解目的地的疫情情况,并且做好充分的防蚊措施。另外,春季不仅是蚊子孳生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防制它们的最佳时机。为了有效防蚊虫、预防登革热,下面这份预防指南请大家务必收好。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的急性传染病。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因为感染登革热而前往医院就医,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登革热的流行范围也在持续扩大,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一共有4种血清型(DENV – 1、DENV – 2、DENV – 3和DENV – 4)。值得注意的是,感染一种血清型后产生的免疫力对其他血清型是无效的,因此一个人可能会感染登革热多达4次。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可以概括为“突发高热 + 三痛 + 三红 + 皮疹”。
●突发高热:患者的体温可在24至36小时内迅速升至39或40摄氏度。
●三痛: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眼后疼痛以及全身肌肉和关节剧痛。
●三红:面部、颈部、胸部会出现潮红现象,这是由于发热和毛细血管扩张所引起的。
●皮疹:通常为红色斑丘疹或点状出血疹,最先出现在四肢,随后可能会扩散到躯干,可能还会伴有瘙痒感,按压后不褪色。
怎么预防登革热
预防登革热的关键在于控制蚊媒孳生地和防止蚊虫叮咬。
控制蚊媒孳生地,要定期清理积水,妥善处理废弃物。在室内,要定期清理花盆托盘、花瓶、水缸等容器中的积水;在室外,要及时清理废弃的轮胎、瓶罐、塑料袋等可能积水的废弃物。
切断传播途径,防止蚊虫叮咬,做好个人防护。在家中可以使用蚊帐、纱窗等物理屏障,还可以使用电蚊拍、灭蚊灯、蚊香液等灭蚊工具。尽量避免前往登革热高发的地区。如果需要外出至树荫、草丛、公园等户外阴暗处蚊子密集的地方,建议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并在暴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抹蚊虫驱避剂。
大家都有哪些驱蚊的好方法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一下。
本文先以广东气温升高引出蚊虫活动和登革热预防问题,接着介绍了登革热的定义、症状以及预防措施,最后邀请读者分享驱蚊方法,旨在提醒人们重视登革热预防,保障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