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12岁少年半马佳绩背后:马拉松赛场乱象待解

本文聚焦12岁男孩参加半程马拉松赛引发的广泛关注,进而探讨了当下马拉松赛事存在的乱象问题,并从赛事主办方、行业管理者和参赛跑者三个方面提出促进马拉松健康发展的建议。

明日(3月31日),天气晴朗,气温在6~20℃之间。

近日,在遵义市红花岗区举办的半程马拉松赛上,一名年仅12岁的男孩凭借1小时17分41秒的成绩顺利完赛,这一表现瞬间吸引了大众的目光。一时间,网络上讨论声不断。有的网友对他出色的成绩竖起大拇指,称赞他小小年纪就有如此优异的表现;然而,也有不少网友提出质疑,纷纷发问:为何年仅12岁的他能够报名参加半程马拉松赛呢?

记者从赛事组委会处了解到,原来该男孩是组委会特邀参赛的选手,并且其家属已经签订了免责声明。进一步查看男孩监护人的社交媒体账号发现,早在2023年,当时年仅10岁的他就已经参加过一场半程马拉松赛,可见他在马拉松领域有着丰富的参赛经验。

△ 一场国内马拉松比赛中涌动的人潮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部分路跑赛事都会进行视频直播。一场比赛现场,少则聚集数千人,多则能达到几万人。而且现在人人都有手机,比赛现场处处都有人在拍摄,这使得比赛的关注度和曝光度极高。在这样的情况下,赛事主办方的任何微小失误、参赛选手的任何不文明不道德行为都难以逃脱镜头的捕捉。因此,要解决马拉松赛场乱象问题,需要赛事主办方、行业管理者和参赛跑者共同努力,携手为马拉松运动铺设一条光明的赛道。

要促进马拉松运动的健康发展,赛事主办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马拉松赛事通常在城市道路上举行,人员密集、赛道复杂,所以主办方一方面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要科学、合理地规划赛道,制定完善的接驳方案,同时配备好厕所、垃圾桶等基础设施,为参赛选手提供良好的比赛环境。另一方面,主办方还要严谨评估办赛城市的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办赛规模。不能一哄而上、好高骛远,更要杜绝盲目追求“流量”和“宣传效果”而无视办赛规则标准的行为。

行业管理者在促进马拉松健康发展中也承担着重要责任。针对过度索取补给、扰乱赛道秩序、随地乱丢垃圾甚至便溺等不文明行为,行业管理者要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来遏制赛场乱象。一方面,要加强文明参赛的宣传引导,提高参赛选手的文明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强约束机制建设,明确赛场失德失范行为的处罚细则,并加大惩罚力度。通过双管齐下,提升赛场的文明水平。

参赛跑者作为马拉松运动的直接参与者,需要守住依法依规依德的底线。路跑赛事强调重在参与、全民共享,但群众性赛事同样也是严肃的体育竞赛,绝不是少数人任意妄为、“作妖”捣乱的“法外之地”。参赛跑者应该对比赛规则和赛场道德持有最基本的尊重与敬畏,珍惜来之不易的“跑马”机会,珍惜来之不易的路跑运动发展环境,自觉做到文明参赛。

总之,马拉松运动的蓬勃发展,必须以安全、有序、合规为前提,不能让马拉松跑“偏”了方向。

本文围绕12岁男孩参加半程马拉松赛引发的关注展开,分析了当前马拉松赛场存在的乱象,并从赛事主办方、行业管理者和参赛跑者三个角度提出了促进马拉松健康发展的具体建议,强调马拉松运动应在安全、有序、合规的基础上蓬勃发展。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12岁少年半马佳绩背后:马拉松赛场乱象待解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