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区人民医院在同一天傍晚及晚上分别成功救治两名高龄脑梗患者的案例,详细介绍了救治过程和效果,还提及了神经内科主任对高危人群脑梗信号的提醒以及脑动脉取栓术的优势。
在傍晚时分,时钟刚刚指向17:30,惠山区人民医院的急诊室里又迎来了一位危急的患者。这是一位70岁的女性,此时已经昏迷了15分钟。家属心急如焚地向医生反映,患者有房颤病史,并且长期服用抗凝药物。鉴于这样的情况,患者无法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急诊医生迅速安排了头颈部CTA检查,结果显示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情况十分危急,每一分每一秒都关乎着患者的生命和未来的生活质量。
神经内科介入团队在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与家属进行了充分且细致的沟通。在获得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后,团队迅速启动导管室,准备为患者进行脑动脉取栓术。手术在局部麻醉下紧张有序地展开,从动脉穿刺开始,医生们争分夺秒,每一个操作都精准而迅速。仅仅用了7分钟,闭塞的血管就被成功开通。令人惊喜的是,患者在术后即刻就恢复了意识。经过后续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没有遗留任何后遗症。
时间来到晚上21:00,急诊室的警报再次响起。一名70岁的男性患者因“突发意识不清半小时”被120紧急送至医院。头颈部CTA检查显示,患者右侧颈内动脉闭塞。同样,医生们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迅速启动了急诊卒中绿色通道。在为患者进行静脉溶栓的同时,同步启动导管室进行手术。在局部麻醉下,医生们凭借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经验,仅用20分钟就成功开通了闭塞的血管。术后,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随后被转至康复科继续进行康复治疗。
惠山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潘晓帆主任提醒广大市民,尤其是患有高血压且年龄在7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当身体出现以下3个信号时,应及时就医。一是肢体无力,感觉四肢使不上劲;二是身体或四肢感觉麻木,这种麻木感可能是持续性的,也可能是间歇性的;三是说话不清,言语表达变得困难,甚至出现吐字不清的情况。潘主任还介绍,脑动脉取栓术是一种通过微创介入技术,直接清除血栓、恢复血流的治疗方法。它是急性大血管闭塞脑梗死的首选疗法,其核心优势在于能够快速开通闭塞的大血管。通常情况下,血管再通率高达90%以上,这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患者的康复带来了希望。
本文通过讲述惠山区人民医院在一天内成功救治两名高龄脑梗患者的案例,展示了医院神经内科团队的高效救治能力和精湛医术。同时,潘晓帆主任对高危人群脑梗信号的提醒以及脑动脉取栓术优势的介绍,也为公众普及了脑梗防治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