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知识产权助力产业发展,国家知识产权局多举措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民营企业创新撑起“保护伞”

国家知识产权局在3月28日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一系列知识产权相关成果与举措,涵盖金融支持、专利转化、保护体系建设等方面,展现了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积极进展和对企业创新的有力支持。

央视网消息:3月2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了一场备受瞩目的例行新闻发布会。在此次发布会上,诸多关于知识产权的重要信息被一一披露,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注入了新的活力。

“十四五”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知识产权领域大展拳脚,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持。累计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超6500亿元,这一庞大的资金规模如同一场及时雨,滋润了众多创新型企业的成长土壤。同时,知识产权保险也发挥了重要的风险保障作用,累计为两万家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超930亿元,让企业在创新的道路上少了一份后顾之忧,多了一份勇往直前的底气。

为了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金融监管总局积极行动。他们向全国范围内40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全流程无纸化办理试点经验。这一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最快1个工作日就能办结登记手续,真正实现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的“快评、快审、快贷”,让企业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得资金支持,加速创新成果的转化。

深入推进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

2025年是专利转化运用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深入推进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其核心目标是加快将专利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助力专利密集型产业做大做强,切实提高知识产权的运用效益。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介绍,从转化效益来看,2024年全国专利转化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国专利转让许可备案次数达到61.3万次,同比增长29.9%。其中,高校和科研机构作为创新的重要源头,专利转让许可备案次数达到7.6万次,同比增长39.1%,这充分显示了我国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在宣传周期间,还将围绕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等热点领域,集中开展各类成果展示、集中发布和互动交流活动,全面展示知识产权的保护运用成果,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为民企创新护航

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发布会上还着重介绍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建设情况。目前,全国29个省(区、市)已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总计125家,这些中心如同一个个坚实的护盾,加大了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保护力度。

这些保护中心的服务范围广泛,产业领域涵盖全部战略性新兴产业,地域范围覆盖18个万亿级产业集聚区和173个千亿级产业集聚区。各中心总计备案企事业单位18.6万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80%,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约6500家,外资、合资企业超8000家。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全面性和包容性,为各类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知识产权局不仅注重国内知识产权保护,还致力于提高涉外知识产权保护服务水平。我国将为民营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出海”提供有力支持,积极营造良好的国际创新环境。

为了帮助企业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在全国29个省(区、市)支持建设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71家、产业分中心4家。这些中心为民营企业提供了专业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服务,帮助企业防范化解知识产权风险。2024年,累计为各类企业提供指导服务886次,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41.5亿元,为企业的海外发展保驾护航。

本文围绕国家知识产权局3月28日新闻发布会内容,介绍了“十四五”以来银行业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和保险方面的支持成果,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的推进情况以及全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特别是对民营企业创新的保护措施,还提及涉外知识产权服务。体现了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积极作为,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知识产权助力产业发展,国家知识产权局多举措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民营企业创新撑起“保护伞”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