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中关村论坛之“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在北京举行,多位院士专家围绕“人工智能助力能源低碳发展”进行交流,主办方代表致辞表达相关愿景,专家研讨肯定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能源领域的重要意义,同时介绍了论坛的承办和协办情况。
在 2025 年 3 月 28 日下午,一场聚焦于能源低碳发展与前沿科技融合的盛会——2025 年中关村论坛之“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此次论坛吸引了来自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英国皇家工程院、中国科学院以及行业领军企业的 8 位中外院士专家齐聚一堂。他们围绕“人工智能助力能源低碳发展”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交流。在论坛上,各位专家共同探讨了人工智能(AI)技术在推动能源系统与流程工业技术变革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以及如何通过 AI 技术为“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找到可行的科技路径。
这张照片记录的正是 2025 年中关村论坛之“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在北京举办的场景。
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能源局联合主办。在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赤飚、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等领导出席并致辞。
丁赤飚副院长在致辞中提到,中国科学院一直以来都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早在 2022 年,中科院就提前谋划、前瞻布局,制定并实施了《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行动计划》。他表示,中国科学院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国家智库的作用,未来还将进一步深化与社会各界的协同创新。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深度融合,携手各方共同书写人工智能助力能源低碳发展的新篇章。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则指出,本次论坛高度契合中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发展人工智能的迫切需求,对于深入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他强调,“人工智能 +”是新征程上能源行业面临的重大时代命题,也是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支撑。推动人工智能与能源各领域的融合创新,将在新能源消纳、能源生产、智慧用能等多个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为培育和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注入源源不断的持久动能。未来,国家能源局将积极推进构建开放、共建、共享、共治的“人工智能 +”生态圈,打造一个创新驱动、前瞻突破、活力迸发的能源发展格局。
论坛上,专家学者代表经过深入研讨后一致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在能源生产、消费及管理全链条的广泛应用,将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速传统高碳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这是面向未来能源结构创新链条上的关键节点之一,对于推动能源绿色转型、支撑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据了解,“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由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共同承办,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协办。
本文围绕 2025 年中关村论坛之“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展开,介绍了论坛上院士专家的交流探讨内容,主办方领导的致辞观点,以及专家对人工智能技术在能源领域作用的肯定。展示了各方对利用人工智能助力能源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视和积极行动,体现了科技在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