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艺术疗愈:打破困境,照亮心灵之路,艺术疗愈:从自我治愈到社会关怀

本文围绕艺术疗愈展开,先介绍了全球情感衰退的背景,引出艺术疗愈这一话题。接着通过记者体验、相关人物故事以及各类活动,阐述了艺术疗愈的作用和发展情况。同时也指出了艺术疗愈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如市场乱象、专业认证缺失等,还提及了其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应用和意义。

当今社会,心理亚健康问题愈发严峻,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国际情商研究机构“6秒钟情商”发布的《2024年心灵状态全球报告》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报告显示,自2019年起,全球情商已经连续4年下降,并且还暴露出了诸如情感衰退、Z世代心理健康危机、职业倦怠上升以及后疫情时代性别差距等一系列问题。有观点认为,这标志着我们已然进入了一场全球情感衰退。

在第十八个“世界自闭症日”(4月2日)临近之时,与之相关的丰富多彩的艺术治疗活动,让艺术的心理疗愈作用再度成为焦点。在中国,尽管艺术疗愈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但其蕴含的社会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艺术疗愈师:跨界融合新职业

一个工作日的午后,潮新闻记者亲身体验了一场别具一格的“心灵按摩”。艺术疗愈师包涵让体验者画一样春天里的事物来代表自己,大家的作品五花八门,有的画了山,有的画了水,还有的画了树。在舒缓的音乐环绕中,体验者们使用蜡笔、毛线、扭扭棒等材料,在更大的画纸上进行创作,将“自己”融入一整个春天里。就在这个过程中,体验者们开始体会自我和环境的关系,神奇的疗愈效果悄然发生。

曹晨团队为13位特殊教育教师、一线实践者开展“艺术疗愈”技能培训。受访者供图

我们都需要被治愈

丙丙是一位26岁的女孩,目前正在意大利的米兰布雷拉国立美术学院攻读艺术疗愈的硕士专业。当被问到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时,丙丙表示:“如果你来我们专业走一圈,问问大家为什么学习艺术疗愈,可能很多人会告诉你‘因为首先想疗愈自己,然后尽可能地帮助他人’。”

如今,很多人对艺术疗愈并不熟悉,因而存在诸多顾虑和怀疑。丙丙解释道:“你无需具备任何艺术基础,因为艺术疗愈的核心并非‘好不好看’,而是通过创作来表达那些难以用语言诉说的情绪和故事。”她认为艺术疗愈并非看病,不会将来访者视为病人,整个过程轻松愉悦。

丙丙会在小红书上更新一些艺术疗愈的内容。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她结合自身想法,开发出了许多新奇的“药方”,比如结合MBTI绘制的情绪解药说明书、神奇的食物疗愈魔法等趣味疗愈方式。这些内容让我们明白,心灵的药方就在身边,自己也能治愈自己,温暖了许多人。在丙丙的评论区,不仅有亲手实践的网友晒图分享,还有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儿童绘本的画家等留言表示从中获得了很多灵感。

丙丙创作的艺术疗愈插画 受访者供图

各类形式和组合的艺术疗愈活动开展得越来越多,“艺术疗愈”这个词汇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不再让人感到陌生。例如,中国美术学院联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邵逸夫医院举办了“生命之美”艺术疗愈主题创作展览;浙江大学“亚洲校园”创新设计工作坊举办了以探索堆友AIGC辅助下艺术疗愈的方法与优势为主题的设计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仅推动了艺术疗愈的普及,更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实现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与时俱进、互融互促。

中国美术学院联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举办了“生命之美”艺术疗愈主题创作展览 受访者供图

然而,艺术疗愈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艺术疗愈师不像心理咨询师、医师等专业人员那样拥有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在实际应用中,艺术疗愈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干预治疗手段。这也导致艺术疗愈市场鱼龙混杂。除了很多高校开设的面对社会人士的艺术疗愈培训课程外,网络平台中还出现了很多打着“艺术疗愈”旗号,实则以贩售课程为目的的现象。

心理治疗反变成“贩卖焦虑”,很多专业人士对此保持警惕。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康俐提醒道:“很多市面上的课程声称艺术疗愈师可以通过‘短期速成’,实际上艺术疗愈需要系统性地学习,我们在教学中也会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创作功底和心理学基础。”

此外,业内人士指出,艺术疗愈的课程中有很大比例是关于如何帮助“弱势群体”。据统计,我国约有超1400万孤独症谱系障碍人群,艺术疗愈尚未被普遍应用到实际的特殊教育过程中,但已经有很多高校和组织在积极推动这一进程。比如中国美术学院每年会组织艺术心理疗愈团队前往新疆SOS儿童村、贵州黔东南等地,重点帮助留守儿童、特殊儿童、自闭症患儿促进心理成长。

杭州市杨绫子学校的特殊孩子和老师共同创作的作品《看见》,是由36幅小画拼接成的1米8的大画 受访者供图

特殊教育现有的艺术类课程主要承担的还是美育功能,心理的疗愈还比较欠缺。而特殊孩子融入社会很重要的一点是拥有健全的心灵。杭州市杨绫子学校美术老师周月仙从事特殊教育已有20年,她谈到很多特殊孩子可以通过艺术创作来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控制情绪等。“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我们的孩子都不需要铅笔打草稿,他们的笔触总是非常利落和干脆地直接上色,我看到了孩子们的自信、阳光和大胆。”

本文先指出全球情感衰退背景下心理亚健康问题的严重性,引出艺术疗愈话题。接着介绍了艺术疗愈的体验、相关人物故事及各类活动,展现其积极作用和发展趋势。同时也指出了艺术疗愈在市场规范、专业认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还强调了其在特殊教育领域的重要性和发展空间。艺术疗愈作为一种新兴的疗愈方式,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也需要在规范和专业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艺术疗愈:打破困境,照亮心灵之路,艺术疗愈:从自我治愈到社会关怀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