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1. “苏教名家”研修聚焦小学文化创新与育人变革

本文详细报道了“苏教名家”培养工程(第四期)小幼管理组2025年第1次集中研修活动,包括活动的主题、内容,以及南工大实小的育人实践和专家讲座等情况,还提及后续的交流探讨及“苏教名家”培养工程的目的。

在3月27日下午,一场意义非凡的研修活动在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小学盛大举行。此次活动是“苏教名家”培养工程(第四期)小幼管理组2025年的第1次集中研修。活动围绕着“生态·沉浸·重构——小学学校文化的创新设计与可持续育人实践”这一极具前瞻性和实践性的主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研讨。参与此次研修的人员阵容强大,有“苏教名家”第四期培养对象,还有南京江北新区各小学校长以及部分幼儿园园长。

探索育人方式变革

南京江北新区提出三个“突破”

活动的第一阶段,由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副处职干部、教育发展中心负责人何俊亲自主持,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南京市教育局二级巡视员潘东标在讲话中对“苏教名家”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他认为“苏教名家”应当具备政治灵魂,能够在教育工作中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有宏大格局,以更广阔的视野看待教育事业;拥有鲜明品格,展现出独特的教育魅力;具备强大动力,不断推动教育创新发展。潘东标还强调,教育家的伟大源于其思想的深度和广度。“苏教名家”要用知识分子的风骨,坚守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展现好老师的风度,关爱学生、言传身教;秉持儿童为本位的风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主张。此次管理对象的培养围绕“小学学校文化的创新设计与可持续育人实践”展开,其实质是在探求场景视域下育人方式的变革,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

“童创谷”里的育人实践

共享育人智慧,培养时代新人

据了解,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小学,又被亲切地称为“童创谷”。自建校以来,该校始终以“童·创”为核心,将“心有根、创无限、行有度”的理念融入到学校文化的每一个角落。在教育实践中,学校从五个维度积极构建“童创谷”学校文化体系。以“童·创”为核心的教育哲思,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以“乐享”为蓝图的生机涵育,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以“有度”为准则的知行淬炼,培养学生的自律和实践能力;以“蜂巢”为体系的新思萌发,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自主”为引擎的智慧生长,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通过这些努力,学校实现了和谐教育生态,其丰富的探索与实践为众多学校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该校相关负责人胡红表示:“希望我们以持续迭代的文化创新,为新区乃至江苏的基础教育改革提供兼具温度与前瞻性的解决方案。”

一个好的办学主张,校长何为?

这场专家讲座引发思考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江苏教育名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季春梅以《从理念到行动:校长办学思想的提炼与学校变革实践》为题开展了一场精彩的专题讲座。在讲座过程中,季教授不断抛出问题,如“关于‘校长办学主张’,您想到的第一关联的关键词是什么?”这些问题引发了在场校长们的认真思考和激烈探讨。季教授指出,一个好的办学主张要做到共性和个性、高度和深度、历史和未来三个方面的统一。这为校长们在办学过程中如何提炼和实践办学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记者还了解到,在3月28日,“苏教名家”第四期培养对象将继续围绕学校课程方案、教学成果、办学思想、新建校文化畅想、主题工作坊实践等内容展开深入的交流探讨。届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吴康宁等9位“苏教名家”第四期培养对象小幼管理组导师专家将对培养对象的成果进行点评与指导,助力他们在教育领域不断成长和进步。

“苏教名家”培养工程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其目的在于培养造就一批富有江苏特质、江苏风格、江苏气象的教育名家,着力打造江苏基础教育和中职教育的人才高峰,充分发挥领军人才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详细报道了“苏教名家”培养工程(第四期)小幼管理组2025年第1次集中研修活动,涵盖活动主题、领导讲话、学校育人实践、专家讲座等内容,还提及后续交流探讨及培养工程目的,展现了此次研修活动在探索小学育人方式变革、推动教育创新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1. “苏教名家”研修聚焦小学文化创新与育人变革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