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这一热点话题,围绕博鳌亚洲论坛上嘉宾们的讨论,深入探讨了封关运作的定义、对老百姓生活和企业的影响,以及封关后带来的新变化和发展前景。
在今年,对于海南而言,有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那便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在刚刚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这一话题吸引了众多嘉宾和记者的目光,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大家纷纷好奇,究竟什么是封关运作?封关之后又会给海南带来哪些全新的变化呢?
总台央视记者 王雷:在博鳌亚洲论坛举行的这几天,会场内许多嘉宾都在热烈讨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最新进展情况,而今年即将实施的封关运作更是成为了热门话题。记者借助DeepSeek搜索引擎,深入了解了不同人群对于海南封关最为关心的问题。结果发现,普通老百姓最为关心的是封关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比如,以后出入海南是不是需要办理通行证?在海南购买东西会不会变得更加便宜呢?而企业方面,他们的关注点则集中在“零关税”“低税率”等政策红利上,这些政策将如何影响企业的发展和运营,成为企业代表们讨论的重点。
什么是封关运作?
可以明确的是,当封关运作正式实施以后,境外的货物、资金和人员等都能够自由进出海南自贸港。境外商品进入海南时,可以享受零关税的优惠政策。然而,如果要将商品从海南运往内地,就需要接受海关的监管,并且补缴相应的关税。不过,为了方便大家购物消费,现在每人每年拥有10万元的免税额度。我们可以打个形象的比方,海南就如同国内的“国际超市”,外国的商品可以免税进入这个“超市”,但如果您想从这个“超市”购买商品带回内地,一旦消费金额超过10万元,就需要向海关进行申报并补缴税款。
展望未来,海南自贸港将成为货物、服务、资金、数据等要素自由流动的试验田,更是规则制度制定和创新的前沿阵地。通过规则与机制的“软联通”,实现不同领域之间的高效协同;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打造更加便捷的交通和通信网络;以服务贸易为重点推动“产联通”,促进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发展;坚持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绿联通”,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开展常态化对话交流的“智联通”,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通过这“五联通”,海南自贸港将积极推动建设自由贸易和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围绕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这一热点,介绍了其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受关注情况,分析了百姓和企业的关注点,解释了封关运作概念及商品进出规则,还展望了海南自贸港未来在要素流动和规则创新方面的发展方向及对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