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亚冬会执委会新闻宣传与媒体运行部新闻宣传专班负责人李采及其团队在亚冬会闭幕后的工作任务,展现了他们在亚冬会宣传过程中的努力、付出与收获,包括亮眼的宣传数据、李采个人的难忘经历以及团队的温暖与坚持,同时提及后续的工作安排。
在亚冬会落下帷幕之后,如何让“亚冬效应”持续扩大,讲好“后亚冬时代”的哈尔滨故事,成为了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哈尔滨亚冬会执委会新闻宣传与媒体运行部新闻宣传专班负责人李采和她的团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工作之中。
李采表示:“亚冬会虽然已经闭幕,但是宣传工作还要继续。持续做好‘后亚冬’新闻宣传,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团队的重要任务。我们要让大家了解到亚冬会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让当时的无名英雄走到‘台前’。”以举办亚冬会为契机,展示哈尔滨创新发展的蓬勃气象,尤其是在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和创意设计产业等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了解、走进并爱上哈尔滨,在新闻宣传团队看来,亚冬会其实并未结束。
在亚冬会宣传过程中,有一组组亮眼的数据。海内外主要媒体刊发稿件达2800万 、全网信息浏览量高达160亿 、直播观看量有5000万 ……对于这些数据,李采如数家珍。值得一提的是,李采其实是个宣传工作的“新手”,没有相关经验的她边学边干。遇到不懂的就问,不明白的就学,问不明白的就查资料。在无数次的摸索中,她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她和团队伙伴以互为补充的榫卯契合方式,高度适配亚冬会的高强度、高密度工作。他们借助融媒体矩阵,扩大新闻宣传的深度与广度,通过项目化运作的方式实现海内外传播。
谈及亚冬记忆,李采沉思片刻后说,这段经历丰富了她的人生,给她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让她铭记于心。不过,其中有难忘的瞬间,也有遗憾。这份遗憾主要是愧对家人。去年8月的一个周末,正在岗位上忙碌的李采突然接到女儿的求救电话,原来孩子和丈夫在高速公路上出了车祸。可那段时期正值亚冬会宣传的紧要期,“亚冬号”主题彩绘飞机发布、倒计时100天、会歌火炬奖牌发布等重要节点活动接踵而至,宣传工作一刻都不能停。无奈之下,李采只能一边居家办公,一边照顾家人。“女儿很懂事,坐在轮椅上只要是自己可以做的事情都不麻烦我,还让我安心处理工作。爱人也自己做康复训练。他们看到我有接不完的电话、总是不停地敲击键盘写东西,就劝我回到岗位上,别耽误了工作。就这样,第五天我就返岗了。”李采回忆道。
说到团队,李采直言每天都被感动包围着。团队成员大多是“90后”“00后”,为了工作,每个人都收敛了自己的小脾气、小个性,统一到一个节奏上来。他们一起出色地完成了倒计时300天、200天、100天、开闭幕式、赛时的新闻采访受理与协调等工作。“感动我的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作为,而是团队聚沙成塔、积水成渊的小温暖。大家日常会分享提神儿的小零食、保暖的热贴、降温的感冒药、御寒的马甲和围脖。嘴里说着‘累’,脚下却没有一刻停止前进。说了100次的‘坚持不住了’,化作第101次的动力继续前行。”李采感慨地说。
接下来,李采和她的团队除了要持续做好亚冬会宣传的“后半篇文章”外,还要进行宣传领域项目的收尾工作。他们会将赛前、赛中、赛后的亚冬会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封存,按照有关规定做好遗产的移交工作,为今后赛会筹办、产业建设、城市发展留足资料。
李采及其团队在亚冬会闭幕后持续做好宣传工作的任务,展现了他们在亚冬会宣传过程中的努力付出,包括克服个人困难以及团队的团结协作。后续他们还将进行宣传项目收尾和文化遗产整理移交等工作,为哈尔滨未来的发展留下宝贵资料,体现了团队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