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以“国家补助”为诱饵的电信诈骗展开,讲述了真实案例,分析了诈骗套路,并给出防范建议,旨在提高大家的防骗意识,避免陷入诈骗陷阱沦为洗钱工具人。
你是否曾幻想过国家突然给你发放一笔巨额补助?最近,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极具迷惑性的骗局。诈骗分子声称,只要你下载一款 APP,到银行办理一张银行卡,再缴纳少许申领押金,就可以在线申请领取“百万补助款”,而且每日还有几百元到账。面对如此诱人的“福利”,你能不为所动吗?
在这里,要郑重地提醒大家:别信,别信,别信!这一切都是假的,是彻头彻尾的诈骗手段。一旦你轻信了这些谎言,不仅可能会遭受财产损失,还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沦为诈骗分子“洗钱”的工具人!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发生的案例。3 月 20 日上午,淄川公安分局黑旺警务室接到辖区某银行工作人员的报警。工作人员称,有一位老人前来办理银行卡,并要求开通网上银行大额转账支付功能,嘴里还念叨着“国家补贴”。工作人员怀疑老人遭遇了电信诈骗,于是求助民警前来劝阻。
接到求助后,民警迅速赶到现场。经了解,当事人杨大爷称自己是通过网上的“朋友”得知,现在国家正在给群众发放上百万元的补助款。杨大爷按照网友的要求,下载了一款手机 APP 软件。APP 的客服告诉杨大爷,需要他新开一张银行卡,开通网上大额转账支付功能,并提供个人银行卡号、密码及身份证照片等,才能获得“国家补贴”。于是,杨大爷便来到附近的银行,准备按照对方要求办理银行卡。
了解详细情况后,民警立刻告知杨大爷这是电信诈骗,并向他讲解了此类诈骗的手法,耐心细致地进行劝阻,再三叮嘱他不要相信对方。这时,杨大爷才意识到自己差点掉进了精心设计的骗局,他一再对银行工作人员和民警的及时劝阻表示感谢。
下面来分析一下这类诈骗的套路。免费领取“国家扶贫款”“百万扶贫基金”“养老金”、高额补贴等,是当前涉诈洗钱的主要套路之一。洗钱团伙以发放扶贫款项、高额补贴等为借口,以需要包装流水为幌子,诱导中老年朋友提供银行账户,让他人进行转账或者收款后取现返存到指定账户。
具体来说,诈骗分子的套路主要有以下几步:
一是虚假广告,冒充客服。诈骗分子往往紧跟时事热点和重点政策,利用群众对政策理解的偏差,伪造国家机关印章制作假文件,以此博取信任,诱导被害人通过下载 App 加入事先准备好的诈骗群聊。
二是洗脑引导,骗取信任。他们打着国家政策、国家支持的幌子,伪造文件或使用虚假 APP,引导群众积极参与领取国家扶贫资金项目,骗取群众的信任,进而使用群众提供的银行卡进行洗钱“跑分”。
三是收到转账,完成洗钱。诈骗分子利用受害人逐利的心理特性,以“包装流水”的名义将涉诈资金转入受害人账户,并引导其将资金转至指定账户或前往银行柜台取现。
为了避免大家陷入此类诈骗陷阱,在这里给大家几点重要提醒:
一、国家的各类福利政策均有正规的申请渠道和流程,不会通过非官方、私下的方式通知领取。
二、金融类 App 在手机应用市场的上架审核十分严格,需要提供相关资质证明。由于虚假 App 无法在正规应用市场上架,诈骗分子只能以发送网址链接或二维码的方式让被害人下载虚假贷款 APP。
三、请合法使用银行卡、电话卡,不要出租、出借、出售自己的电话卡、银行卡、金融账户等给他人,以免成为不法分子的工具人。
四、各类诱惑参与洗钱的套路频频出现,若提供银行卡参与“收款”或“取现”,成为洗钱环节中的一环,可能涉嫌犯罪,公安机关将依法严厉打击。如不幸被骗,一定要保留好聊天记录、交易记录、对方联系方式等证据,并立刻拨打 110 报警。
本文通过讲述杨大爷差点陷入“国家补助”诈骗陷阱的真实案例,深入分析了此类诈骗的套路和危害,并给出了实用的防范建议。提醒大家要提高警惕,切勿轻信非官方渠道的“福利”信息,保护好个人的银行卡和信息安全,避免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者和洗钱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