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威海绿色发展成果显著,多领域成效亮眼,威海:多领域试点开花,绿色发展绘就新画卷

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面推进美丽威海建设、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情况,详细阐述了威海在绿色低碳转型、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自然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3月27日下午,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办了“真抓实干勇争先 狠抓落实促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向公众介绍了全面推进美丽威海建设、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

近年来,威海积极响应美丽山东建设号召,印发了全面推进美丽山东建设实施意见分工方案,还精心制定出台了《美丽威海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威海扎实推进美丽威海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威海成功入选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国家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国家全域美丽海湾建设试点等多个国家级试点,彰显了其在绿色发展领域的突出优势和示范引领作用。

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明显

威海在全省率先出台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评价办法,积极引导企业向绿色制造转型。目前,已有33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高达73.47%,持续保持全省首位。同时,威海大力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积极推进核、风、光、储等清洁能源建设。“国和一号”核电示范工程1号机组成功实现首次并网发电,乳山核能供暖工程项目正式投运,这些标志性成果使得威海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到71.2%,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位于全省前列,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威海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PM2.5全省唯一连续4年稳定达到世卫组织空气质量过渡时期第二阶段目标,PM10全省唯一达到国家一级标准,重污染天全省唯一为零,空气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威海严格落实河湖湾长制,积极开展入海排污口巩固提升、岸滩垃圾污染防治、渔港码头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入海河流总氮治理等专项行动,巩固“两个清零、一个提标”成果。全市13条重点河流、12处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水环境质量指数全省第四、同比改善率全省第一,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全省唯一100%、连续6年全省最优,桑沟湾入选国家级美丽海湾,4个湾区入选省级美丽海湾,展现了威海在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卓越成效。

自然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威海积极实施中央财政支持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6个,修复岸线达80公里,有效改善了海洋生态环境。同时,威海持续推进“绿满威海·四季多彩”国土绿化行动,森林覆盖率位居全省第3名,建成绿色矿山19家。此外,威海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威海五垒岛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养护观测站、荣成海驴岛黄嘴白鹭养护观测站入选省级生物多样性养护观测站,全市生态质量指数连续3年全省最优。威海市及所辖荣成市、乳山市均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现市域全覆盖,累计创建2个国家、4个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3个区市入选省级生态文明强县,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典范。

本文介绍了威海全面推进美丽威海建设、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情况,威海在绿色低碳转型、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自然生态保护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展现了其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积极探索和成功实践,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威海绿色发展成果显著,多领域成效亮眼,威海:多领域试点开花,绿色发展绘就新画卷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