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三亚举行的“好吃西甜瓜”品鉴评选活动展开,介绍了西甜瓜的评选标准、我国西甜瓜产业的现状、育种成果、市场需求变化、技术创新等方面,还对未来西甜瓜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一场备受瞩目的“好吃西甜瓜”品鉴评选活动在美丽的三亚隆重举行。活动现场设置在了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地展处,这里热闹非凡。一方面,众多“吃瓜群众”纷纷前来,尽情品尝各种西甜瓜,大饱口福;另一方面,专业的评委们则全神贯注地对每个品种的西甜瓜进行仔细观察、认真品尝,然后依据各项标准进行打分。经过对多达上百个西瓜、甜瓜品种的层层筛选,最终有10个品种脱颖而出,荣获了金奖。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瓜才能算得上是好瓜呢?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许勇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好吃、好种、好看、好卖。”具体来说,所谓好看、好种,要求西甜瓜具有较强的抗性,坐果整齐,外形周正;而好吃、好卖则意味着瓜的剖面要均匀,汁水要丰盈,口感要脆爽,含糖量也要达到一定的高度。
3月18日,在三亚的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地展现场,专家们正专注地品鉴西甜瓜并打分。这一场景被记录下来,由新华社发(中国种子协会供图)。
值得骄傲的是,我国在西甜瓜领域成绩斐然。我国的西甜瓜单产水平位居世界领先地位,同时也是全世界西甜瓜产量最高的国家。近年来,我国西甜瓜的优势产区不断集中,大生产与大流通的格局基本形成。在品种方面,西瓜的主栽品种类型基本固定,而甜瓜的主栽品种类型则更加丰富多样。此外,集约化西甜瓜嫁接育苗、水肥一体化技术已经全面普及,西甜瓜绿色防控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我们能够实现“吃瓜自由”,好种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明珠就来到三亚开展南繁育种工作。在以她为代表的众多育种家们的持续努力和攻关下,西甜瓜新品种不断涌现,就像商场里不断上新的商品一样,让国人的果盘子变得越来越丰富。
西甜瓜育种专家、海南大学副校长曹兵介绍说,市面上常见的甜瓜都蜜5号、红心脆、香梨黄等50多个西甜瓜品种均是在海南培育而成的。这些育种成果在当地得到了很好的转化,使得海南的西甜瓜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巨大跨越。每年的10月至次年5月,海南西甜瓜与新疆主产区错峰上市,成功填补了市场空白,打造出了年产值近百亿元的“甜蜜产业”。
3月22日,在三亚崖州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里,种植着许多新品种的西甜瓜。这一画面被新华社记者郭良川捕捉到。
中国的西甜瓜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走出国门,“甜向”世界。1月,产自三亚市的甜瓜等果蔬“搭乘专机”直飞迪拜;2月,东方市的甜瓜销往泰国和马来西亚。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周游指出,当地培育的西甜瓜优质种子、种苗已经出口到了缅甸、老挝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随着我国居民家庭规模、消费水平以及健康意识的变化,再加上电商、物流的快速发展,西甜瓜的市场需求也发生了转变。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蔬菜业务葫芦科产品开发专员李雨表示,市场对小型、中型西瓜的需求增加,带动了种植面积的扩展,同时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也在持续攀升。此外,种植主体对品种抗病性日益重视,培育兼具抗病性、适应性和商品性的新品种成为了科研单位、种业企业的育种方向。
在新需求的引领下,技术创新为品种加速迭代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海南三亚育种站副站长张学军介绍说,在西甜瓜育种领域,已经实现了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进行抗病育种,以及通过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实现甜瓜皮色、肉色、货架期调控点位的挖掘。
展望未来,我们“吃瓜自由”的底气能否更足呢?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副县长褚光斌表示,期待能够持续推进西甜瓜种业创新,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品种评价推广体系、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推动种业与产业融合发展。
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许勇建议,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西甜瓜育种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应充分利用不断拓展和积累的基因组数据、表型组数据,推动AI在西甜瓜育种应用中的创新发展。
本文介绍了三亚西甜瓜品鉴评选活动,阐述了好瓜的标准,展现了我国西甜瓜产业在产量、育种、市场等方面的现状,指出产业面临需求转变,技术创新赋能品种迭代,未来需推进种业创新,利用AI等新技术助力产业发展,以进一步提升“吃瓜自由”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