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复星医药2024年业绩报告:业务格局调整进行时,复星医药2024年业绩揭晓:各业务板块喜忧参半

本文详细解读了全球化医药健康产业集团复星医药2024年全年业绩报告,分析了其营业收入、利润等关键财务指标,探讨了利润增加背后的真实情况,还深入剖析了制药、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等各业务板块的发展态势。

在3月25日,全球化医药健康产业集团复星医药(股票代码:600196.HK)正式对外发布了2024年全年业绩报告。这份报告犹如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该集团在过去一年里的经营状况与发展态势。

从年报披露的数据来看,在报告期内,复星医药进一步将发展重心聚焦于创新药和高值器械领域,积极推进产品结构和策略转型。尽管这一转型过程面临诸多挑战,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10.67亿元,不过相较上年同比微降了0.8%。而归母净利润达到27.70亿元,同比增加了16.0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3.14亿元,同比增加了15.10%。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77亿元,相较上年同比大幅增加了31.13%,这显示出公司在经营活动中的资金回笼能力有了显著提升。

截至3月26日午盘,公司A股股价微跌0.61%,港股股价跌1.6%。股价的波动往往反映了市场对公司业绩的综合预期,复星医药股价的这一表现也引发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收入减少,利润增加

公司方面介绍,在报告期内,集团通过一系列有效的举措,如加强供应链管理、提升运营效率等,使得经营现金流同比增长优于当期经营性利润的增长。然而,结合2023年报披露的数据来看,2024年净利润的增加或许难以完全反映公司真实的盈利情况。

据披露,复星医药在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3.86亿元,同比减少36.04%;扣非归母净利润20.11亿元,同比减少48.08%。其净利润同比减少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一是对新冠相关产品和资产进行处置及计提减值准备共计约6.83亿元,同时新冠相关产品收入大幅下降导致相应的利润减少。在疫情管控进入新常态后,许多企业为了真实反映自身价值,纷纷主动将新冠相关产品和资产进行处置及计提减值。复星医药也不例外,其中对新冠相关产品和资产的计提减值准备金额占比较大,相当于当期扣非归母净利润的三分之一。

二是美元加息、升值等因素以及计息负债规模变化,导致财务费用同比增加3.37亿元。

三是管理费用同比增加,剔除新并购公司的影响,同口径管理费用增加2.64亿元。

四是受到Gland Pharma新并购子公司Cenexi的影响,净利润同比减少。

若剔除2023年因新冠相关产品和资产的影响,复星医药去年扣非净利润相较上年或同比减少14.09%。这也表明,新冠因素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较为深远,在分析公司盈利情况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特殊因素。

制药业务继续萎缩

从业务板块来看,复星医药的制药业务呈现出继续同比减少的态势。2024年,公司制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89.24亿元,同比减少4.29%。

在公司制药业务主要治疗领域的核心产品中,抗感染核心产品、中枢神经系统核心产品的销售跌幅较大,相较上年同比减少分别为27.95%和21.01%。

公司对此解释称,抗感染核心产品销售减少,主要是因为新冠相关产品捷倍安(阿兹夫定片)需求大幅减少以及沙多力卡(注射用炎琥宁)销售下降所致。其中,阿兹夫定曾被市场认定是抗击新冠的明星产品,同时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在多个治疗领域均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2022年,复星医药与真实生物就阿兹夫定达成市场合作。但根据真实生物的披露,2024年阿兹夫定的销量同比下滑超30%。而真实生物也已于当年9月收回了授予复星医药阿兹夫定在中国内地治疗COVID – 19及HIV感染的完整商业化权利,终止了与复星医药的合作。

中枢神经系统核心产品销售减少,主要系奥德金(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销售下降所致。炎琥宁是全国集采大品种,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有媒体报道,2024年年底,炎琥宁注射剂被纳入第三批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采,吸引了31家企业申报,52个品规参与竞争,产品平均降价86%。此外,炎琥宁一直因安全性问题导致市场争议不断,今年3月,国家药监局近日发布公告,要求所有炎琥宁注射剂的上市许可持有人修订说明书,新增黑框警告,明确标注“严重过敏反应可致死亡”,并禁止6岁及以下儿童使用,这也是近年来对中药注射剂最严厉的监管措施之一。

从公司披露销售过亿的单品名单上来看,报告期内销售规模5至10亿的产品相较去年减少1个,减少品种为捷倍安(阿兹夫定片);销售规模3至5亿的品种相较去年减少4个,分别为非冻干人用狂犬疫苗(VERO细胞)、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动物胰岛素及其制剂等品种。

根据披露,截至2024年,复星医药的制药业务销售额过亿的制剂或系列共49个,相较上年同比减少1个。不过,复星医药并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持续引进和推出新药。据介绍,复星医药创新产品上市带来的产品结构优化和销售增长是报告期内业绩的主要驱动因素。2024年,复星医药自主研发及许可引进的7个创新药/生物类似药共16项适应症获批上市,自主研发、合作开发及许可引进的8个创新药/生物类似药进入上市前审批/关键临床阶段。

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业务规模亦因新冠因素下降

在其他业务方面,公司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业务在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3.23亿元,同比减少1.53%,主要是由于新冠相关产品收入下降所致。

公司解释称,报告期内,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业务实现分部业绩 – 1.12亿元,同比减少亏损0.14亿元;分部利润 – 0.52亿元,同比增加亏损0.19亿元。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受诊断试剂带量采购的影响,医学诊断业务价格承压,销售未达预期;联合营投资收益同比下降。

此外,医疗健康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6.47亿元,同比增加14.61%,同时亏损收窄。同比变动的主要原因包括持续打造重点专科建设;通过智慧医疗提升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和通过一体化运营提升运营效率。医药分销和零售业务方面,联营公司国药控股实现营业收入5,845.0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50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2.02%和22.14%。

本文通过对复星医药2024年全年业绩报告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公司在收入、利润、各业务板块等方面的发展状况。虽然公司在利润方面有一定增长,但受到新冠相关因素及市场竞争等影响,制药和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业务面临挑战,不过医疗健康服务业务有所增长。复星医药持续推进创新药和高值器械的布局,未来需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应对市场变化,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复星医药2024年业绩报告:业务格局调整进行时,复星医药2024年业绩揭晓:各业务板块喜忧参半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