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九号电动车车标频繁被盗这一社会现象,深入探究背后的原因,涉及青少年的不良行为、二手交易等因素,同时指出当前法律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存在的短板,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在社交媒体上,关于该电动车车标被盗的笔记数量多达上万篇,热度居高不下。
“他们只取车标不破坏车辆”
电瓶车标频繁被盗
3月25日,在山西从事外卖骑手工作的小山遭遇了一件烦心事。在送餐的途中,他惊讶地发现自己电动车的车标竟然被人偷走了。小山忍不住发文吐槽,没想到这一吐槽,让他发现周围遭遇车标被盗情况的人并不在少数。近期,记者翻阅相关社交平台时发现,九号电动车车标被偷已然成为了一个高热话题。
而在这些热门话题的背后,罪魁祸首竟直指部分青少年群体。3月9日,生活在河南的王女士发现自己电动车的车标被盗了。她调取监控查看后,发现是三位戴着口罩的青少年所为。王女士描述道:“他们只取车标,并不会破坏车辆,取下车标后就直接离开了。”与此同时,一位教师向记者反映,如今在学生之间流行以车标作为“交换筹码”。甚至有学生把车标藏在文具盒中,利用课间时间进行“拍卡”游戏。据这位教师观察,有学生的书包里藏着多个车标,还称“用三个‘闪电卡’换了同学的游戏皮肤”。目前,部分学校已经发布通知,明确禁止学生携带车标入校。广州的家长刘女士发帖称:“孩子说集车标在同学里就有话语权,而且车标中还分为不同的等级。”她还表示,自己儿子的同学为了收集车标,多次夜不归宿,这让她十分不理解。
记者在相关视频平台上发现,有不少网友发布视频或者评论,炫耀自己所盗车标的数量和拆卸车标的难度。甚至还有视频详细地解答如何拆卸车标。在评论区中,九号电动车被部分青少年人群看作是叛逆的象征。“因为容易改装、外观流畅、名字时髦等原因,目前九号电动车在年轻人中定位特殊。”26日,记者来到成都锦江区的一家九号电动车专卖店,该店老板林先生称,车标被盗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车标可以在二手平台卖到几块到十几块不等的价格,另一种就是被人用来做收藏。
二手平台售卖情况
“单个车标价值通常不足刑事立案标准”
记者就相关现象联系了九号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员工表示,车标目前没有办法进行防盗,所以才会出现被盗窃的情况,在技术防控方面,暂时也没有办法采取有效的防盗措施。
四川恒融律师事务所律师项鸿指出,此类案件暴露了法律存在的短板。单个车标价值通常不足刑事立案标准,但多地出现同一受害者多次被盗的情况,累计金额的认定存在争议;在二手交易中,“传授犯罪方法”与“普通分享”的界限模糊;现有的训诫措施对未成年人的威慑力不足。
“要想防止此类事件持续发生,需要从家校教育多入手,让青少年群体形成正确的三观。”项鸿称,具体来说,企业可以设计不可拆卸的液态金属车标,需要专用工具才能破除;在用户教育方面,可以在APP内增设“车标文化倡导专区”,解析盗窃的法律后果。
本文围绕九号电动车车标频繁被盗现象展开,揭示了部分青少年偷车标用于交换、收藏及炫耀等行为,指出企业技术防控不足和法律存在短板的问题,并提出了从家校教育、企业设计和用户教育等多方面入手的解决措施,以防止此类事件的持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