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新兴的“候鸟式”旅居养老模式,通过介绍河北秦皇岛北戴河、云南腾冲和顺古镇、广西巴马以及浙江杭州等地的旅居养老发展情况,展现了这一养老模式的多样魅力和发展态势,同时提及国家政策对该产业的支持,反映出旅居养老产业正蓬勃兴起。
在当今社会,随着老年人生活观念的转变,他们开始追求更为新颖、时尚的养老方式,“候鸟式”养老应运而生,而旅居养老作为其中的代表,正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它与传统旅游和机构养老有着明显的区别,是一种创新型的养老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老人们会在一个地方居住一段时间,深度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尽情享受健康养生的生活、品尝特色美食,感受独特的文化氛围。这种慢节奏的旅游养老方式,深受广大老年人的喜爱。
为了深入了解旅居养老产业的发展情况,记者来到了河北秦皇岛北戴河,这座历史悠久的旅游城市,正因为旅居养老产业的兴起而焕发出全新的活力。
旅居养老成潮流,旅游老城焕生机
记者走进北戴河一座新建的旅居康养中心。按照常理,此时正值旅游淡季,本以为这里人不会太多。然而,刚一踏入大门,就遇到了一支由20多位老人组成的银发旅游团。他们分别来自北京、辽宁、内蒙古等地,在游览完北戴河的景点后,专程来到这里考察。参观结束后,老人们纷纷表示心动不已。
在参观过程中,正好赶上社区组织的手工课和合唱团活动,老人们在这里的社交生活丰富多彩。这种集“吃住行游”于一体的一站式康养服务,赢得了众多老人的青睐。在记者采访期间,不断有老人和子女前来咨询和签单。该养老机构开业还不到两年,入住率就实现了翻倍增长。
“医康养”结合,探索旅居养老新模式
旅居养老市场的火爆,吸引了更多机构纷纷加入。在北戴河全区,随处可见正在施工的康养项目。记者来到隔壁的疗养院,这里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改建。
总台央视记者杨理天介绍:“走在院区里,到处都是施工的场景。全院一共有15栋楼都在进行适老化升级改造,房间也全部翻新。走进药浴室,原来老旧的浴桶都换成了时髦的水疗设备,还新建了智能管道系统,熬好的中药汤剂能直接通过管道输送到各个房间,既方便又卫生。”
随着旅居老人数量的不断增加,他们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为了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吸引更多老人长期入住,这家康养机构除了对15栋楼进行改造外,还新建了一处口腔门诊。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忙着在诊疗室安装镜子,一批批医疗设备刚刚送达,正准备通电调试。采访过程中,一位提着货物的工作人员匆匆赶来,她是牙科诊所的材料供应商,正打算与机构商讨后续耗材供应的事宜。
整个北戴河区涉及改革的培疗机构有112家,其中76家转型为康养产业,目前已有50家投入运营,可提供各种护理房型6700间,床位14000余张。为了推动康养产业的发展,当地政府正大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记者在采访途中,每隔一段路就能看到工人们在开挖道路、铺设管道。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万强表示:“我们的热电联产一期二期工程正在全力抢工期,争取在年底前完成,覆盖全区。北戴河原本是避暑胜地,现在正逐步向老年人全年旅居的康养胜地转变,真正实现从‘一季避暑’到‘四季康养’的跨越。”
2024年,户籍人口仅有9.87万人的小城北戴河,迎来了67.8万人次的康养人群。
旅居产业遍地开花,“银发一族”老有所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养老观念的转变,“候鸟式”旅居养老逐渐成为老年人的热门选择。从自然生态优美的广西巴马,到文化底蕴深厚的云南腾冲和顺古镇,再到创新服务的浙江杭州,各地都在因地制宜地推动养老产业的蓬勃发展。
云南腾冲和顺古镇有着600多年的历史。在美好的春光里,许多老年旅居客来到这里,住上一段时间,感受这座边陲小镇的文化魅力。近日,当地新开发的野趣风味养生餐吸引了不少老人前来体验。老人们品尝着从火山岩缝中生长的蕨芽、江边的折耳根,亲近自然,享受着健康的生活。
旅居到定居,“候鸟人”成为“新巴马人”
在云南腾冲和顺古镇,旅居客们更注重“旅”的体验。而在被誉为“世界长寿之乡”的广西巴马,旅居的老人则更倾向于“居”的生活。来自黑龙江的樊士伟就是其中的代表。
随着长居老人的增多,坡月村专门成立了老年大学坡月分校,设置了太极、舞蹈、走秀、音乐等19个专业、11个班级,让老人们老有所乐。巴马瑶族自治县也在不断完善交通网络和营商环境,为旅居康养产业筑牢基础。
定制服务,让旅居生活更有温度
随着消费升级,老人们旅居康养的个性化、定制化需求不断增加。春暖花开之际,浙江杭州的一家旅居养老机构迎来了入住高峰。来自湖北的十几位老人提出,希望机构帮她们组织一场徒步活动。
“00后”姑娘刘姗姗是这家机构的旅居康养管家,现在她又多了一个新身份——旅游定制师。这次的徒步活动行程由她来安排,她不仅要满足阿姨们拍美照的需求,保证午休时间,还要挑选口味清淡的餐厅,为此她足足踩点了3天。
杭州市也在不断强化助老员、护理员、志愿者等养老人才队伍的建设,建立长期护理保险、整合物业服务等资源。
政策赋能创新引领,旅居养老产业蓬勃发展
旅居养老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正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崛起。随着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我国旅居养老行业正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3.1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超2.2亿人。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党俊武指出:“去年全国的旅游人次是56亿人次,其中四成以上是中老年人。特别是60后、70后逐步进入老年阶段,未来的康养旅游市场会越来越大。”
面对庞大的老年群体,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支持旅居养老产业的发展。去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开发旅居养老市场,因地制宜发展康养旅居等新业态。
针对老年人在选择旅居养老机构时信息渠道不畅的问题,去年11月15日,北京市“冬南夏北”旅居养老机构服务平台正式开通。截至目前,该平台已上线来自河北、海南、云南等7个省区市的144家旅居养老机构。老年人可以通过平台查询机构的地理位置、床位信息、收费标准等,并进行服务咨询和预订。目前,黑龙江、广东等地也先后搭建了旅居养老的联盟或平台。下一步,各地将在落实多业态融合发展、提升异地旅居养老便利性、加强跨区域合作等方面积极推进旅居养老产业的创新发展。
本文详细介绍了旅居养老这一新兴养老模式在各地的发展情况,包括北戴河的“医康养”结合模式、云南腾冲和顺古镇的文化体验、广西巴马的定居式养老以及浙江杭州的定制服务等。同时强调了国家政策对旅居养老产业的支持,展现了该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