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青岛食品饮料产业重组:一场影响深远的战略实验,青岛啤酒和饮料集团携手,改写中国饮品市场版图

本文围绕青岛啤酒集团与青岛饮料集团的重组展开,介绍了此次重组的背景、意义,分析了整合带来的协同效应,探讨了对青岛食品饮料产业提质升级的作用,以及可能改写饮品行业格局的影响,同时也指出了整合面临的挑战。

此前,有“中国神车”“中国神船”等央国企重组的先例。如今,这股央国企重组热潮已蔓延至地方国资国企。3月25日,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青岛啤酒集团与青岛饮料集团的重组事宜终于尘埃落定。这一举措是青岛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进而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重要一步。

青岛啤酒集团和青岛饮料集团在青岛的经济发展中均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二者都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实施此次重组整合,能够充分发挥两企业的协同优势。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及组团发展,有望实现“1 + 1 > 2”的叠加效果,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知名企业。这不仅是青岛推动食品饮料产业加快提质升级的一次改革行动,也为全国的国企改革提供了来自青岛的宝贵样本。

1 + 1>2:发挥协同优势

青岛啤酒集团作为全球知名的啤酒企业,至今已有122年的历史。其旗下的青岛啤酒品牌更是位列世界500强,产品覆盖全球120个国家。近年来,该集团通过收购雀巢中国水业务等一系列动作,已明显显露出多元化布局的野心。而青岛饮料集团则以崂山矿泉水、青岛葡萄酒这两大百年“中华老字号”为核心,品牌总价值高达440亿元。该集团连续六年实现收入与利润的双位数增长,并计划到2029年实现营收100亿元、品牌价值1000亿的目标。两者的整合既是青岛国资优化资源配置的现实需求,也是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战略选择,最终目标是实现1 + 1>2的效果。

从品类互补与场景延伸方面来看,青岛饮料集团旗下的崂山矿泉水、崂山可乐、白花蛇草水等非酒精饮品,能够有效填补啤酒消费场景中的空白。例如,在餐饮终端,非酒精饮料与啤酒形成良好搭配,增强了消费者的消费黏性。此外,青岛啤酒集团此前收购的雀巢水业务(如“云南山泉”)也将与崂山矿泉水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巩固其在高端水市场的地位。

在市场拓展方面,青岛啤酒的全国化销售网络和国际化渠道,将为崂山矿泉水、青岛葡萄酒等产品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青岛饮料集团此前虽在上海等地有一定布局,但全国化进程仍需加速,而青啤的供应链与资本优势可助力其实现快速扩张。

在品牌国际化方面,青岛啤酒的全球品牌影响力与青岛饮料集团的“老字号”底蕴相结合,有望推动崂山可乐、白花蛇草水等特色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实现“中国品牌出海”的目标。青岛饮料集团还计划通过IPO推动旗下板块上市,整合后或可借助青啤的资本运作经验加速这一进程。

千亿产业提质升级:推动行业发展

食品饮料产业是青岛的传统优势产业,具有起步早、基础好、规模大等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产业集中度不高、上市公司不多、品牌影响力不够大等挑战。产业规模超过2000亿元的青岛食品饮料行业,以小而美的中小企业为主,仅诞生了青岛啤酒、青岛食品、日辰食品三家上市公司。

为此,青岛着力做强现代轻工产业。在青岛构建的“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中,聚焦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的现代轻工是提质发展的3个优势产业之一。《关于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方案(2025 – 2027)》明确提出,青岛将重点发展健康食品饮料、新型纺织服装等细分赛道,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行动,推动全市现代轻工品种引领力、品质竞争力、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

青岛通过促进产业链整合重组,持续壮大食品饮料产业规模,有望培育出全球综合性饮料龙头。目前,青岛啤酒集团正在推进青岛啤酒二厂100万千升纯生啤酒扩建项目等项目建设,通过产业升级与功能再造,助力青岛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啤酒第一城,全面提升“中国啤酒之都”的影响力。青岛饮料集团此前也提出了“新五年创造”战略规划,致力于打造行业一流企业,建设全国性知名品牌,成为青岛“新金花”、制造业“新名片”、现代健康产业“新典范”。青岛国资以食品饮料企业“双翼展翅”的重组整合,有利于发挥两企业协同优势,推动食品饮料产业加快提质升级。

改写饮品行业格局:机遇与挑战并存

整合后,青岛国资或将形成以啤酒为核心、覆盖水饮料、葡萄酒的综合性饮品巨头,成为中国综合饮品企业的代表,助力地方经济升级。此次整合是青岛市自2019年混改计划以来的重要一步,未来还有可能引入战略投资者,进一步激活企业活力。

青啤与青岛饮料的协同效应将加速行业集中度的提升。若崂山可乐、白花蛇草水等爆款计划成功,可能会引发国货饮品的新一轮创新潮。食品饮料是有着稳定刚性需求与强大增长潜力的基础产业,仅饮料的市场规模就接近万亿级别,涵盖水、茶饮、果汁、功能饮料等,发展空间广阔。按零售额计,2023年中国即饮软饮市场规模达到9092亿元。其中,包装饮用水是最大的品类,市场规模达到2150亿元,占比23.6%,农夫山泉、怡宝、娃哈哈等在内的前五大品牌占据了超50%以上的市场份额。值得一提的是,两家青岛企业重组后,有望培育出国内少有的横跨酒类和饮料的综合性龙头企业,产品矩阵覆盖啤酒、葡萄酒、威士忌、水、汽水、茶饮、果汁、健康饮品等。在全球范围,不乏这种横向发展模式,朝日、麒麟等巨头既手握庞大的酒类业务,也扩展与啤酒相关的食品、饮料、水等产品组合。

当然,整合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两家企业的业务领域虽互补,但管理模式和文化差异可能需要一定时间来磨合。矿泉水、气泡水等赛道竞争激烈,百岁山、农夫山泉等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崂山矿泉水需在高端化与创新营销上继续突破。目前青岛饮料集团的资产是否会注入青岛啤酒上市公司尚未明确,若未来实现注入,需要处理好股权结构调整、估值匹配等问题。

青岛啤酒集团与青岛饮料集团的整合,不仅是国企改革背景下资源优化的典型案例,更是一场关乎品牌复兴与市场扩张的战略实验。双方能否在品类互补、渠道共享、国际化布局中实现“1 + 1 > 2”的效应,将直接影响中国饮品行业的未来格局。而这一整合背后的国资运作逻辑,也为其他地区国企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

青岛啤酒集团与青岛饮料集团的重组事件,分析了重组带来的协同效应,包括品类互补、市场拓展、品牌国际化等方面,阐述了其对青岛食品饮料产业提质升级的推动作用,以及可能改写饮品行业格局的影响。同时也指出了整合面临的挑战,如管理模式和文化差异、市场竞争激烈、资产注入问题等。此次整合是国企改革资源优化的案例,其结果将影响中国饮品行业格局,为其他地区国企改革提供参考。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青岛食品饮料产业重组:一场影响深远的战略实验,青岛啤酒和饮料集团携手,改写中国饮品市场版图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