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探秘Agility Robotics: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成功典范,Agility Robotics:从初创到行业领先的逆袭之路

美国企业Agility Robotics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发展情况。包括其融资历程、核心团队、产品Digit机器人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以及在产能扩张、安全性和智能化提升等方面的进展,突出了该公司在仓储物流领域商业化落地的领先地位。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形机器人领域正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一家来自美国的企业——Agility Robotics,正以其独特的发展路径和卓越的创新能力,在这个领域悄然崛起。

据最新消息透露,Agility Robotics正在寻求一笔巨额融资。该公司计划以高达17.5亿美元的前估值融资4亿美元,这笔资金将由私募股权公司WP Global的风险投资部门领投,同时软银也参与其中。这两大投资力量的加入,无疑为Agility Robotics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故事要从2015年说起,Agility Robotics由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机器人专家Jonathan Hurst和Damion Shelton在俄勒冈州奥尔巴尼共同创立。公司的核心团队可谓是精英汇聚,他们来自俄勒冈州立大学动态机器人实验室。这些专业人才致力于开发双足人形机器人,旨在解决物流、仓储等行业中重复性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自创立以来,Agility Robotics在融资方面可谓是一帆风顺。2022年4月,公司成功完成了1.5亿美元的B轮融资,吸引了众多知名投资机构的目光,其中包括DCVC、Playground Global、亚马逊产业创新基金(AIIF)和索尼创新基金等。值得一提的是,亚马逊的加入为Digit机器人打开了进入其仓储生态的大门。此后,Digit机器人迅速投入到筛选、搬运物料箱至流水运输线的工作中,展现出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巨大价值。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拓展,Digit机器人在物流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023年12月,全球最大的纯合同物流供应商GXO宣布,Digit机器人正在其旗下的Spanx工厂进行试点测试,执行包括从AMR上移动货箱并将其放置在传送带上的物流任务。仅仅过了半年多,GXO就与Agility签署了一份多年期协议,决定在GXO的物流运营中全面部署Digit。而Digit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在GXO仓库中成功完成了10000个订单的搬运任务,充分证明了其可靠性和高效性。

2024年,对于Agility Robotics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公司完成了1.5亿美元的C轮融资,并引入了德国汽车零部件巨头舍弗勒作为新的投资者。双方还签订了采购协议,计划在舍弗勒全球100家工厂部署Digit。这一轮融资后,Agility Robotics成功跻身人形机器人领域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行列。随后,微软前高管佩吉·约翰逊(Peggy Johnson)加入公司并担任CEO。她迅速推进了Agility全球首家人形机器人生产工厂RoboFab的产能扩张计划,预计到2025年实现年产能1万台Digit,并通过自动化产线将单台成本降至行业可接受水平。

在佩吉·约翰逊的领导下,Agility Robotics不仅注重产能扩张,还将提升机器人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作为重要目标。公司表示,一直以来都专注于安全设计,通过软件和硬件的双重保障来防止机器人伤害周围的人。到2027年初,Agility将推出一种足够安全的机器人,可以与人一起工作,而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工作区域。同时,公司还在积极测试OpenAI、Anthropic和Google的大语言模型以及开源模型,以取代人类对其机器人的指令输入。尽管这些AI模型目前尚未在其客户正在使用的机器人中应用,但无疑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尽管与近期一些扎堆炫技的人形机器人相比,Agility Robotics的机器人造型和能力可能并不那么耀眼,但其在仓储物流领域的商业化落地却遥遥领先。与特斯拉、FigureAI、1X等行业热门玩家相比,Agility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人形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潜力。佩吉·约翰逊曾多次公开表示,只有真正能投入使用并为企业创造利润的人形机器人才是有意义的。而Agility Robotics正朝着这个目标稳步前进。

本文详细介绍了Agility Robotics的发展历程,包括其融资情况、产品应用以及未来规划。该公司凭借其在仓储物流领域的商业化落地优势,成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一匹黑马。通过不断提升产能、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Agility Robotics有望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功,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本文总结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探秘Agility Robotics: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成功典范,Agility Robotics:从初创到行业领先的逆袭之路

评论 抢沙发